西瓜枯萎病在西瓜生长的各个时期都可发病,伸蔓期至开花坐果期是敏感期。幼苗发病时呈立枯状,病株茎蔓上的叶片自基部向前逐渐萎蔫,似缺水状,中午更明显。最初1-2天,早晚尚能恢复正常,数日后,植株萎蔫不再恢复,慢慢枯死。成株期发病,病株生长缓慢,下部叶片发黄,逐渐向上发展。开始白天萎蔫,早晚恢复,数日后全株萎蔫枯死。病蔓基部常有褐色条斑或发生表皮纵裂,并伴有树脂状胶质溢出,茎部维管束变成褐色。潮湿时,茎部呈水浸状腐烂,表面出现白色至粉红色霉状物。
西瓜叶枯病主要危害西瓜的叶部。子叶染病初期多在叶缘生水浸状小点,后变成淡褐色至褐色、圆形或半圆形水浸状病斑,扩展到整片子叶后干枯。真叶染病初期在叶背面叶缘或叶脉间,出现明显的水浸状小点,湿度大时可使叶片失水青枯,湿度小、气温高,易形成2~3mm的圆形至近圆形褐斑布满叶面,后融合为大斑,病部变薄,形成枯叶现象。茎蔓染病,产生梭形或椭圆形稍凹陷斑。果实染病,在果面上出现四周稍隆起的圆形褐色凹陷斑,可逐渐深入果肉引起腐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