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瓜锈病病菌在桧柏上越冬,翌年3—4月产生米粒大小红褐色冬孢子堆,遇雨后膨大形成一团褐色胶状物,上面的冬孢子萌发产生担孢子,借风传播到木瓜上进行侵染。后在病斑上又产生锈孢子器,散出的锈孢子随风飘落在桧柏上,侵入后在桧柏上越冬。木瓜锈病以多年生菌丝体在松柏菌瘿中越冬,春雨后产生担孢子,随风雨传播分散。自木瓜树发芽至幼果形成这一个阶段,孢子散落在嫩叶、新梢、幼果上,直接从表皮细胞或气孔侵入,经6~10天的潜育期,在叶片上出现橙黄色病斑,20~25天便形成毛刺状物,从中产生的病菌孢子不再侵染木瓜树,转而侵害转主寄主松柏的嫩叶和新梢,并在松柏上越夏和越冬。病害的轻重与松柏的多寡及距离有关。锈病菌孢子传播有效距离一般为5~10千米,病害与离木瓜园1.5~3.5千米范围内的松柏关系。当木瓜萌芽至幼叶初展时,如一直天气多雨,同时温度对冬孢子萌发适宜,就有利于发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