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莓白粉病的病原菌是专性寄生菌,以菌丝体或分生孢子在病株或病残体中越冬和越夏,成为翌年的初侵染源。北方以闭囊壳随病残体留在地上或塑料大棚瓜菜作物上越冬;南方多以菌丝或分生孢子在寄主上越冬或越夏。病菌主要通过带菌的草莓苗等繁殖体进行中远距离传播,环境适宜时,借助气流或雨水扩散蔓延,以分生孢子或子囊孢子从寄主表皮直接侵入。经7天成熟,形成分生孢子飞散,重复侵染,加重危害。产生分生孢子适温为20℃左右,在气温15-25℃范围内蔓延快。保护地栽培比露地栽培的草莓发病早,危害时间长,受害重。防治时可用醚菌酯、粉锈宁等药剂交替使用,注意通风透光,把控好棚内湿度,出现白粉病时可用粉诱宁喷洒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