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菜菌核病是怎样发生的?

发布日期:2021-12-12 20:22

油菜菌核病主要由菌核在土壤中或附着在采种株上、混杂在种子间越冬或越夏。南方冬播油菜区10~12月有少数菌核萌发,使幼苗发病,绝大多数菌核在翌年3~4月间萌发,产生子囊盘。北方油菜区则在3~5月间萌发。子囊孢子成熟后从子囊里弹出,借气流传播,侵染衰老的叶片和花瓣,长出菌丝体,致寄主组织腐烂变色。病菌从叶片扩展到叶柄,再侵入茎秆,也可通过病、健组织接触或沾附进行重复侵染。此外连作地或施用未充分腐熟有机肥、播种过密、偏施过施氮肥易发病。地势低洼、排水不良或湿气滞留、植株倒伏、早春寒流侵袭频繁或遭受冻害发病重。油菜菌核病病菌初期侵染花和老叶,继而入侵茎杆、分枝和角果,损失最为严重的是茎部被害。该病多发生于油菜盛花期,盛发于终花后。油菜菌核病的最佳防治时期为全田有80%-100%左右的油菜主茎开花,进行第一次用药,隔5-7天再用药一次,确保一次用药不动摇,力争做好两次防治。如果2次用药有难度,则在第1次用药时剂量增加1倍,这样也可收到较好的防治效果。油菜菌核病病源通过雨水和流水等途径从气孔、伤口入侵潜伏发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