辣椒白粉病的传播途径是什么?

发布日期:2021-08-20 07:47

病菌以闭囊壳随病叶在地表和土壤内越冬,越冬后产生分生孢子,借气流传播。辣椒白粉病的病原为鞭靼内丝白粉菌,白粉菌为内寄生菌,菌丝在叶肉组织内蔓延,所产生的分生孢子在干燥条件下易于飘散,孢子遇适宜的条件萌发后侵入辣椒叶背气孔,进行再侵染。发病条件中,温度方面,辣椒白粉病菌分生孢子在10~37℃时均可萌发,最适温度为20℃,即使在15~25℃条件下经3个月,分生孢子仍具有很高的萌发率。湿度方面,辣椒白粉病菌侵染需要一定的空气湿度,分生孢子萌发和侵入需要有水滴存在。温室内湿度大,菌丝生长缓慢,但早晚结露较多且时间长,导致分生孢子萌发侵染率增大;湿度小,早晚结露少且时间短,分生孢子萌发侵染率低,但菌丝生长加快,产孢量增多。一般白天温度25℃,湿度小于80%,而夜间湿度稍大,大于85%时该病扩展最快。50%~80%的相对湿度以及弱光照有利于病害的发生和流行,但长时间的降雨可抑制病害的发生。主要是种子或土壤带菌,在气候适宜时经风和雨水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