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霉病菌是一种腐生菌,喜欢从腐败的枝叶和花瓣侵入,一般先从植株叶片上先干枯后返潮的落花上发起进攻,在叶片上形成由边缘向内部扩展的“V”型病斑,并形成灰色葡萄穗状霉层。病菌先从凋萎的雌花开始侵入,逐渐变软腐烂并生长出灰褐色的霉层,病部逐渐向幼果发展,染病瓜条初期顶端褪绿,后呈水渍状软腐、萎缩,表面密生灰绿色霉层,即灰霉菌的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有时长出黑色菌核。发病组织如果落在叶片或茎蔓上,会引起茎蔓或叶片发病。潮湿时,病斑表面密生灰黑色霉状物。是从开败的雌花发霉开始染病,主要降低棚内湿度能有效的防治此病。西葫芦灰霉病可为害花、果、茎和叶等,以为害花和幼瓜最为普遍。病菌多从开败的花侵入,使花腐烂,产生灰色霉层,后由病花向幼瓜发展。幼瓜染病后,初期顶尖褪绿,后呈水渍状软腐并产生灰白色霉层。腐烂的花、果脱落到健康的茎、叶、幼果上,会引起茎、叶、幼果发病腐烂。茎部感染,初呈水浸状,后腐烂并导致茎蔓折断。叶片染病,多从叶缘侵入,并呈“V”形扩展,也可从叶柄处发病,湿度大时病斑表面有灰色霉层。花冠枯萎腐烂,瓜条停止生长,瓜尖腐烂。叶部发病,病斑初为水渍状,后变为浅灰褐色,病斑直径达0.2-0.25厘米,其边缘较明显,中间有时有灰色霉状物,有时有不明显的轮纹。茎上发病,溃烂,生灰褐色霉状物,前部瓜蔓折断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