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枯病主要分为生理型和中毒型两种。生理型赤枯病包括缺钾型和缺磷型,多发生在沙土田、漏水田及红、黄壤水田。缺钾型赤枯病在分蘖盛期表现严重,当钾氮比(K2O/N)降到0.5以下时,叶片出现赤褐色斑点。缺磷型赤枯病则多发生在红黄壤冷水田,低温时间长,影响根系吸收,发病严重。中毒型赤枯病主要发生在长期浸水、泥层深、土壤通透性差的水田,未充分腐熟的有机物在嫌气性分解过程中,产生大量的硫化氢、亚铁、有机酸及沼气等有毒物质,直接为害稻株根部,并影响对营养的吸收,造成叶片产生赤褐色斑点,呈缺钾症。此外,白粉虱发生初期,可在温室内设置30~40厘米的方板,其上涂抹10号机油插于行间高于菜株,诱杀成虫,当机油不具钻性时及时擦拭更换。冬春季结合置黄板在温室内张挂镀铝反光幕,可驱避白粉虱,增加菜株上的光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