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生玉米大斑病的条件是什么?

发布日期:2021-06-13 12:21

品种抗病性是影响大斑病的重要因素之一,70年代由于感病玉米杂交种大面积种植,在一些地区造成大斑病流行,损失严重。玉米连茬地及离村庄近的地块,由于越冬菌源量多,初侵染发生的早而多,再侵染频繁,易造成流行。气候条件也是病害发生轻重的重要因素,气温20℃-25℃,相对湿度在90%以上,对孢子形成、萌发和侵染有利,所以中温、高湿的气候条件利于大斑病流行。在北方玉米产区,6-7月降雨量均超过80㎜,雨日较多,加之8月份雨量适中,病情发展严重。玉米大斑病适宜的发生条件是冷凉潮湿的环境。病菌主要以菌丝形态在病叶组织中越冬,在第2年5—6月若遇适宜的温、湿度条件便产生大量的分生孢子,借气流和雨水飞溅传播到田间植株叶片上进行初次侵染,形成病斑。大斑病主要是在冷凉的山区,阴雨连绵的时间。发病条件要求高温高湿,孢子萌发适温为26-32摄氏度,在适温时潜育期为2-3天,因此在南方温暖地区较为严重。但在阴雨多湿的情况下,大、小斑病都会严重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