茄子灰霉病是由半知菌亚门真菌侵染引起的病害,中温高湿条件下易发生,尤其花部易受感染。叶片发病时,正面变黄,背面出现浅黄斑,病斑圆形或椭圆形,生有绒霉。叶脉之间可形成大斑,有轮纹,下部叶片先感染,严重时病叶卷起。
防治方法包括:
1.提高温度,降低湿度,采取高畦地膜、小浇水、多中耕松土,提高地温。
2.门茄和对茄开花期控制浇水,加大通风量,减少结露。
3.受精完后及早摘除门茄和对茄的花瓣,以防病菌侵染花器。
4.在门茄和对茄开花期喷洒50%异菌脲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50%农利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50%速克灵500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也可用10%二甲菌核利(速克灵)烟剂在开花前后熏烟,每亩次400克。
5.在门茄对茄开花时在配好的2,4-D或防落素稀释液中加入0.1%的50%农利灵可湿性粉剂,或50%异菌脲,或50%多菌灵混合配药,进行蘸花,具有良好的防落花和防病效果。
此外,可选用20%菌思奇EC(啶菌恶唑)600倍液或41%聚砹-嘧霉胺水剂1000倍液或凯泽(啶酰菌胺)600倍液喷雾,5~7天喷一次,连喷2~3次。也可用醚菌·啶酰菌、腐霉利、异菌脲、菌核净、嘧霉胺、啶酰菌胺+磷酸二氢钾喷雾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