炭疽病在湿度大、温度高、密度大的条件下容易发生。病菌以菌丝体和分生孢子盘在病残体上越冬,也可通过分生孢子粘附种子表面越冬。翌年,分生孢子盘产生分生孢子,通过雨水溅射或小昆虫活动传播,进行初侵染和再侵染。高温、高湿有利于此病发生。地势低洼、土质粘重、排水不良、种植过密、通透性差、施肥不足或氮肥过多、管理粗放导致表面伤口,或因叶斑病落叶多,果实受烈日暴晒等情况,都易于诱发此病害。病菌主要以菌丝和未成熟的分生孢子盘随病残体遗留在土壤中越冬,也可通过菌丝潜伏在种子上,种子发芽后直接侵害子叶,使幼苗发病。田间靠风雨传播。孢子产生需高温高湿的条件,田间发病的最适温度为24℃左右,空气相对湿度97%以上。低温多雨的年分病害严重,烂果多,气温30℃以上,干旱,该病停止扩展。重茬地,地势低洼、排水不良,氮肥过多,植株郁蔽或通风不良,植株生长势弱的地块发病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