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纹枯病是一种典型的土传病害,病原菌主要以菌核、菌丝体在土壤中或病残体中越冬,作为第二年的初侵染源;带有病残体和病土的未腐熟的有机肥也可以传病。此外,农事操作也可传播。
在田间湿度大,通气性不好的条件下,病鞘与茎秆之间或病斑表面,常产生白色,或土黄色、黄褐色霉状物(菌丝),上面长出担孢子,单细胞,椭圆形或长椭圆形,基部稍尖,无色。
小麦纹枯病病原:两菌的区别前者的细胞为双核,后者为多核;前者菌丝较细,生长速度较慢,后者菌丝较粗,生长速度较快;前者产生的菌核较小,后者产生的菌核比前者大;两个种均有各自的菌丝融合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