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枯细菌主要侵染根部,致主根根尖变色软腐,病菌从根部维管束向上扩展至植株顶端。发病的植株,最初于中午呈轻度萎蔫状,早晚又恢复正常,接着全株叶片失水萎蔫下垂,最后青枯而死。花生青枯病是典型的维管束病害,主要自花生根茎部开始发生。特征性症状是植株急性凋萎和维管束变色。感病初期通常是主茎顶梢叶片失水萎焉,早晨叶片张开晚,傍晚提早闭合。随后病势发展,全株叶片自上而下急剧凋萎,整个植株青枯死亡。拔起病株,主根尖端变褐湿腐,纵切根茎可见维管束变黑褐色,条纹状,后期病株髓部呈湿腐状,挤压切口处,有白色的菌脓溢出。病株枯死时仍然保持绿色或暗绿色,故称青枯病。植株一旦得病,则全株枯死。病茎纵剖,维管束呈黑褐色,横切面高湿条件下稍加挤压可见白色黏液溢出。该病从苗期至收获期均可发生,以盛花期最多。开花初期每亩用克菌丹130克,兑水80公斤喷施土面根部,每隔7-8天喷一次,连喷2-3次,防治效果达85%以上。青枯病主要发生在苗期,主要症状是根部腐烂,主要防治方法是控温控湿加药物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