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瓜弯曲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发布日期:2021-03-22 12:39

黄瓜弯果是黄瓜种植中常见的畸形果,其形成原因主要与以下几个方面有关:

1.外界环境

气候不适:黄瓜生长期间遭遇低温、高温、光照不足或天气变化剧烈等恶劣条件,可能导致营养吸收受阻,果实弯曲。特别在留瓜后容易出现尖嘴果、细腰果或弯果等问题。

制种影响因素:日光照射强度、温度、土壤水分、空气湿度、营养元素供应及种子成熟度等因子可能共同作用于不结种子的果实,造成弯果。

外部伤害:虫咬、划伤、坠地等外部物理因素可能影响果实正常发育,导致弯曲。

光照不足:虽然黄瓜属短日照作物,但缺乏足够光照会影响果实正常生长,进而产生弯果现象。

2.栽培管理不当

密度过大:高温期若种植密度过高,植株间争夺养分激烈,可引发弯果。

肥水供应不当:后期肥水不足、前期偏施氮肥或浇水过多,导致植株徒长,进而影响果实形态,表现为弯果。

摘叶过重:病叶去除过多,削弱叶片光合能力,养分生成减少,促使弯果形成。

忽视疏花疏果:菜农未能合理疏除多余雌花,果实过多竞争养分,易产生弯瓜现象。

3.植株长势不良

茎蔓过长:采摘期茎蔓延伸过长,先端叶片与后部果实之间距离增大,养分输送效率降低,可能导致果实弯曲。

叶片早衰:未及时摘除老病叶或叶片过早衰老,影响光合作用和养分积累,促使弯果发生。

4.授粉不良

如遇不良天气(如阴雨连绵、无风无昆虫等),或授粉不充分,花粉散播不便可能引发弯瓜问题。

预防及解决措施主要包括:

避免在晴天光照充足时大量疏叶,每株至少保留20片功能叶。

选用单性结实性强的品种进行种植。

确保瓜条与茎蔓垂直下垂,必要时使用石块等重物悬挂于弯瓜尾端,助其恢复笔直。

强化病虫害综合防治,尤其是对白粉病的预防与治疗;提倡测土配方平衡施肥,促进瓜条质量提升。对已出现的弯瓜应及早摘除,以减少养分无效消耗。科学整枝可显著改善弯瓜发生率,建议采用单蔓整枝法,所有侧枝在幼小时即予以去除,封顶后底部若出现小杈亦应及时清理,整枝操作宜尽早进行,事半功倍。修剪时应注意使蔓与地面保持平行,确保藤蔓着地生长,此法可有效降低弯瓜比例,甚至完全消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