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腥黑穗病是一种系统性侵染性病害,幼苗期侵入,成熟期显症,随种子传播扩散。发病规律:小麦腥黑穗侵染源有3个,一是种子带菌。小麦脱粒时,病粒破裂,孢子散飞,黏附种子表皮,或菌癭及其碎片混入种子中。二是粪肥带菌。带菌的麦糠、麦秸、场土等积肥,或带菌麦草及种子喂家禽家畜使粪便带菌。三是土壤带菌。病粒落人田间,造成土壤带菌。病菌随着麦种发芽而从嫩芽侵入,并生长发展,孕穗期破坏麦穗,抽穗后形成病穗。其厚垣孢子在土壤含水量40%、土温9~12度时最易侵入,而温度超过20度或土壤过干或过湿均不利于侵染。散黑穗病是花器侵染病害,一年只侵染一次。带菌种子是病害传播的唯一途径。病菌以菌丝潜伏在种子胚内,外表不显症。当带菌种子萌发时,潜伏的菌丝也开始萌发,随小麦生长发育经生长点向上发展,侵入穗原基。孕穗时,菌丝体迅速发展,使麦穗变为黑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