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化实现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

发布日期:2021-10-16 10:29

近日,记者在北京市怀柔区大水峪村的华都现代化肉鸡养殖科技示范园看到,这里配备了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设备。工人只需在可视化面板上轻触按钮,5个小时后就能将病死鸡转化为符合标准的有机肥。自2014年起,北京市开始示范推广这项技术,通过专用微生物菌处理,实现无污染排放和资源循环利用。

在北京通州区泰欣福民养猪场,示范应用了1.4吨较大型设备。工人操作便捷,只需将病死猪放入设备,40小时后就能获得粉末状有机肥。北京市农业局表示,这项技术采用高温生物降解工艺,通过自动化设备完成分切、绞碎、发酵、杀菌、干燥等步骤,具有杀菌彻底、环保等优势。

华都示范园年出栏肉鸡210多万只,处理工作由一人即可完成。技术人员表示,传统的焚烧、掩埋等方法存在二次污染风险,新技术能实现随时处理、杜绝污染,并将病死动物转化为有机肥。检测结果显示,处理后产物符合无害化标准,且在蔬菜种植应用中表现良好。

经济效益方面,养猪场测算显示处理成本与政府补贴基本持平,有机肥销售还能带来额外收益;养鸡场处理费用约为每公斤1.6元。目前设备已纳入农机购置补贴范围,示范园购置设备可获得一半补贴,产出有机肥以每吨700元销售。

未来,北京市计划重点在规模化养殖厂推广这项技术,构建覆盖全市的无害化处理体系。通过配置适当设备,实现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的全覆盖,保障食品安全和生态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