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过去的多年时间里,农村人耕地主要依靠老黄牛。那时候土地犁得深,庄稼长得也好,只是因为没有肥料和农药,所以产量比较低。现在不同了,生产力大大提高,机械化开始在农业中普及。对于散户种植来说,现在主要还是依靠拖拉机,虽然工作效率较低,但由于每家地不多,大家也不那么着急。
近年来,很多在家务农的农民选择承包几十亩土地,以提高经济收入。农业播种最讲究时效性,只有及时播种才能让庄稼长得更好。因此,旋耕机在农村逐渐普及。这种机器马力更强,一亩地耕地时间更短。然而,这种机器也存在问题——耕地的深度不够,松土效果不理想,这可能导致三大危害:
1.秸秆腐熟力度不够
自从几年前禁止燃烧秸秆后,各地推行秸秆还田政策,国家还提供奖励。但秸秆还田要变成肥料需要很长时间腐熟,如果耕地深度不够,秸秆不能充分接触土壤,腐熟过程就会受到影响。
2.土地板结化严重
传统犁地能达到30厘米以上的深度,而机械化耕作通常只有20厘米左右。耕作深度不足会导致土壤松土不够,加上长期使用化肥,土壤肥力下降,最终导致土地板结化加剧。
3.病虫害增加
现在的病虫害问题年年加重,部分原因是秸秆还田带来的隐患。虽然国家提倡深耕并给予补贴,但目前耕作深度仍达不到25厘米以上的标准。虫害潜伏在土壤中,由于掩埋不彻底,病虫害问题依然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