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黄淮流域,由于玉米生长季短、茬口安排紧、以及普遍存在的低温多雨环境,种植者常面临紧急腾地播种下茬作物的需求。这种情况下,玉米植株和果穗通常含有较高的水分,苞叶虽黄但未完全干燥,因此无法等待籽粒自然脱水。种植者不得不采用先摘取果穗,剥皮后晾晒,再进行脱粒、晒籽,最终入库的流程。田间处理包括将秸秆打碎还田或切段青贮,施基肥,深耕翻地,平整打畦,以便于播种下茬作物。
在机械处理方面,玉米联合收获(摘穗)机被用于机械摘棒和秸秆处理。待玉米水分晒至25%以下后,再进行机械脱粒。另一种常见的方法是使用割晒机将玉米割倒并放铺,经过几天晾晒后,采用机械或人工摘穗和剥皮,随后用脱粒机脱粒。若使用摘穗机,则是在玉米生长状态下摘穗,然后用剥皮机剥皮后脱粒。茎秆处理方式包括用机器切碎或用圆盘耙耙碎后还田。这些方法虽然所用机具结构简单,但劳动生产率相对较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