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的主要特征是天然异花传粉,其授粉群体的田间组成和个体的基因型都处于高度异质和杂合状态。因此,在玉米天然授粉的群体中,株间表现型比较的意义不大,必须通过基因型选择才能正确决定取舍。由于个体基因型的高度杂合,表型选择不可靠,需对大量个体进行测交或后代鉴定,以确认表型是否真实遗传。因此,在玉米育种过程中,通常需要经过多代的选择比较才能育成新的自交系或品种。
现代玉米育种的主流是杂种优势育种,主要途径是先选育纯合的亲本自交系,再将这些亲本自交系杂交,选育出杂种优势强的杂交种。生产上利用的是F1代的杂种优势。自交系的选育不仅要求本身性状优良,还要求配合力高。对自交系农艺性状和配合力的选择具有同等重要的意义,不可偏废,这大幅提高了育种的难度和周期。
此外,自交系的性状与杂交种的性状虽然相关,但仍有一定距离。在杂交种水平上还需对农艺性状进行选择鉴定,同时对主要目标性状的杂种优势水平进行比较,最终育成优良杂交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