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柴油机冷启动后猛轰油门。柴油机停放一段时间后,润滑油流失,冷机启动时温度低、机油粘度大、流动性差,润滑油不能迅速到达各润滑部位,猛轰油门会加剧磨损。
二、冷启动后不经暖车而带负荷运转。冷车启动时机油流动性差,机油泵供油不足,易造成拉缸、烧瓦等故障。应怠速运转升温,待机油温度达到40℃以上再带负荷运转。
三、柴油机带负荷急停车或突然卸除负荷后立刻停车。急停车造成冷却系水循环停止,散热能力急剧降低,导致机件过热甚至裂纹。应逐渐降低转速、空车运转几分钟后再停车。
四、机油不足时柴油机运转。机油供给不足导致各摩擦副表面供油不足,易引起拉缸、烧瓦、抱轴等故障。应经常观察机油油面,防止缺油。
五、柴油机在冷却水量不足或冷却水、机油温度过高的情况下运转。冷却水量不足和高温导致柴油机过热,加速机件磨损甚至卡住。应注意冷却水面和温度,及时采取措施。
六、柴油机在冷却水、机油温度过低的状态下运转。低温下燃烧产生酸性物质,腐蚀气缸壁;温度过低还导致燃烧粗暴,易损坏零部件。应避免频繁冷启动或低温运转。
七、柴油机在机油压力过低的情况下运转。机油压力过低无法实现正常润滑,易造成拉缸、烧瓦等故障。应关注机油压力,发现过低时立即停车排除故障。
八、车辆超速、超载行驶。超速、超载导致柴油机负荷过重、转速过高,易拉缸、烧瓦。车辆行驶应控制车速和载荷在正常范围内。
九、柴油机长期怠速运转。怠速时润滑油压力低,活塞顶部冷却效果差,磨损加剧;燃烧不完全,积炭严重。应避免长期怠速运转。
十、柴油机在无水或少水且柴油机温度过高时突然向机内加冷却水。冷热剧变易导致缸盖、缸套、机体等产生裂纹。温度高时应缓慢加冷却水,避免急速注入。
十一、柴油机熄火前猛轰油门。猛轰油门使过量燃油进入气缸,冲淡润滑油,导致润滑变坏,磨损增大。熄火前应卸除负荷,低速运转几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