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缩机冷却润滑油的更换时间取决于使用环境、湿度、尘埃和空气中是否有酸碱性气体。新购置的空压机首次运行500h须更换新油,以后按正常换油周期每4000h更换一次,年运行不足4000h的机器应每年更换一次。油过滤器在第一次开机运行300~500h必须更换,第二次在使用2000h更换,以后则按正常时间每2000h更换。
维修及更换空气过滤器或进气阀时切记防止任何杂物落入压缩机主机腔内。操作时将主机入口封闭,操作完毕后,要用手按主机转动方向旋转数圈,确定无任何阻碍,才能开机。机器每运行2000h左右须检查皮带的松紧度,如果皮带偏松,须调整,直至皮带张紧为止;为了保护皮带,在整个过程中需防止皮带因受油污染而报废。
空压机每运行2000h左右,为清除散热表面灰尘,需将风扇支架上的冷却器吹扫孔盖打开,用吹尘气枪对冷却器进行吹扫,直至散热表面灰尘吹扫干净。尚若散热表面污垢严重,难以吹扫干净,可将冷却器卸下,倒出冷却器内的油并将四个进出口封闭以防止污物进入,然后用压缩空气吹除两面的灰尘或用水冲洗,最后吹干表面的水渍,装回原位。
空气中的水分可能会在油气分离罐中凝结,特别是在潮湿天气,当排气温度低于空气的压力露点或停机冷却时,会有更多的冷凝水析出。油中含有过多的水分将会造成润滑油的乳化,影响机器的安全运行,如造成压缩机主机润滑不良;油气分离效果变差,油气分离器压差变大;引起机件锈蚀。因此,应根据湿度情况制定冷凝水排放时间表。冷凝水的排放方法:应在机器停机、油气分离罐内无压力、充分冷却、冷凝水得到充分沉淀后进行,如早上开机前。
在运行状态下,压缩机的油位应保持在最低与最高油位之间,油多会影响分离效果,油少会影响机器润滑及冷却性能,在换油周期内,如果油面低于最低油位,应及时补充润滑油,方法是:停机等内压释放完毕(确认系统无压力),拉下电源总开关。打开油气分离罐上的加油口,补充适量的冷却润滑油。
空压机经过长期使用后,气缸磨损严重,活塞与气缸间隙超过允许值(不同型号的空压机其值不同),需重新镗缸、镶套、加大活塞环或活塞直径。排气温度高引起的故障。空压机对冷却水的要求是:进水温度一般不超过30℃。排水温度不得超过40℃。排气温度过高导致气缸、冷却器积碳加剧,水套结垢现象严重。在运行中,我们采取了降低排气压力和减少空压机单台转时间的方法,来避免空压机过热运行。
密封不严引起的故障。密封件(包括进、排气阀,密封垫等)密封不严,将导致缸内压力失调。设备在正常运行时无法达到规定的气压值。首先检查进、排气阀,其次检查气缸垫密封是否发生破裂。通过及时更换相应的配件,保证正常供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