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机车辆轮胎是车辆与地面直接接触的部件,它的表现直接关乎驾乘人员的安全。轮胎损伤轻微,只须简单修补就可以继续使用,平时行车前多加留意就行,能修就无须更换,而损伤严重就必须换新轮胎。
1.胎面变形/胎体受损严重
胎面变形或胎体损失严重的情况,必须更换新轮胎。胎面变形其实是收到胎体的影响,当胎体受到很大的作用力后,其内部的结构受损,最后导致变形,胎面也随之变形,这个时候,轮胎的寿命已经宣告终结了。
2.胎面受损严重
有些轮胎的胎面接触到锋利的物体,花纹严重脱落或胎体被割裂。当被扎胎面的孔径超过6mm后,再修补就已经失去意义了。被扎的轮胎必须换掉,确保行车的安全。
3.胎面老化严重
观察轮胎胎面以及胎壁上的纹路,如果普遍出现裂纹则表明轮胎已经老化严重。老化的轮胎会失去应有的弹性,继续使用的话会导致胎面变形,存在爆胎风险。
4.胎面磨损严重
每个轮胎胎面凹槽处都有一个磨损极限的标识,这个标识厚度大约2mm左右。建议轮胎厚度磨损至距离极限标志4mm,也就是距离凹槽最深处6mm左右时就应当进行更换。
5.胎侧出现鼓包
胎侧出现鼓包是帘布层的帘线出现断裂的结果,出现这种情况说明轮胎已经没救了,再没有任何修补的价值,必须更换轮胎。假如勉强修补,修补后的轮胎只能是一个随时都会爆胎的危险品。
6.胎侧损伤严重
无论是胎侧的外侧橡胶完全开裂的,轮胎的气密层、帘布层、保护层等结构已经被完全破坏,轮胎只能报废。当轮胎被铁钉扎破了,如果能够及时停下来拿去修补,车主仍旧坚持行驶,轮胎内侧被轮毂辗压导致破损严重,就必须更换新的轮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