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种常见的柴机油质量判断的误区解析

发布日期:2019-04-13 17:22

近年来,柴油机的配套量逐渐增加,柴油机油的使用问题也日益增多。柴油机主要配置在中、重型运输车辆上,具有行驶里程长、使用量大(超负荷作业)、使用条件差等特点,其换油周期明显缩短。但更换柴油机油后出现的问题并不一定都是产品质量的原因。本文将针对更换机油时常见的认识误区进行简要分析。

误区一:机油压力变低一定是机油原因

更换新机油后出现机油压力低或发动机亮红灯时,很多人会怀疑机油质量。实际上,机油质量出现问题的概率极低。机油压力过低或亮红灯更可能是选型不对,如使用了粘度低于规定标准的机油。此外,发动机机械故障(如缸筒活塞磨损间隙变大)导致机油粘度下降,也可能引发类似现象。

误区二:机油变黑说明品质低

柴油机油更换后短期内变黑,常引发对机油质量的质疑。然而,柴油机由于载重、长途行驶以及燃烧特性较差的特点,容易出现烧机油现象,导致机油快速变黑,尤其是老旧车辆更为普遍。此外,清洁能力强的机油吸附发动机杂质的能力更强,更容易变黑。因此,机油变黑并不一定表示其质量差。如遇此情况,建议进行全面检查,确认无故障后可继续使用,无需更换机油。

误区三:机油颜色越浅质量越好

许多人认为机油颜色越浅,质量等级越高。然而,这种判断并不全面。劣质机油易变黑,但正规油品的颜色也可能较深,这与基础油和添加剂的颜色有关。即使同一厂家的不同产品,由于粘度和质量差异,颜色也可能不同。因此,仅通过颜色判断机油质量并不可靠。

误区四:能拉丝的机油质量好

柴机油具有粘稠性,因此有人认为用手捻搓能拉丝的机油质量好,且拉丝越长越好。然而,拉丝现象可能是因为油品中添加了劣质增粘剂,这种油品剪切性能差,容易变稀,导致润滑效果降低,进而引发机油压力下降和发动机磨损加剧等问题。

误区五:同一厂家的机油可以混用

部分司机认为柴油机油不如汽油机油精细,因此同一厂家的柴机油可以混用。然而,这种观点并不完全正确。在一般情况下,同一厂家的相同系列矿物机油可以混用,但并不建议这样做。尤其是矿物型柴机油不能与合成油混用,以免产生不良反应,损害发动机。

总结

柴油车司机不应仅凭经验或片面判断机油质量,而应结合发动机使用情况和柴机油特性进行科学分析。建议到专业修理厂咨询,并请专业人员检查分析问题,以确保发动机的长期正常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