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稻研究所于5月16日在黑龙江农垦建三江管理局成功举办了水稻钵苗机插技术现场观摩会。此次活动是中国农业科学院与黑龙江省农垦总局深化科技合作,集成水稻增产技术新模式,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举措。作为项目主持人的水稻所朱德峰研究员介绍,经过几年的示范推广,水稻钵苗机插技术已在黑龙江农垦局下属的几个农场广泛应用,改变了垦区传统的水稻子盘育秧机插技术,显示了技术更新换代的重大意义。为此,水稻所研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水稻机插新技术,克服了传统技术的不足,实现了9项发明专利授权和10余项实用新型专利。
黑龙江农垦作为我国现代化大农业的重要生产基地,在粮食生产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近年来,垦区水稻种植面积突破2300万亩,基本实现了水稻机械化生产。尽管传统机插技术存在诸多问题,但2009年,黑龙江农垦农业局率先引入水稻钵苗机插技术并进行试验示范,当年即取得了显著的增产效果。由于该技术的成功,不仅受到当地农场技术人员及稻农的高度评价,也在国内其他省份得到广泛推广。目前,该技术在水稻增产方面显示出明显优势,同时也吸引了国内外农机公司的关注,多家企业已开始研发生产与该项技术配套的设备。
总之,此次水稻钵苗机插技术的推广和应用,是水稻科技创新对农业生产的重大贡献,标志着我国水稻生产技术的一次重大革新和革命。这不仅是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成功范例,也为我国其他地区及企业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示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