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水稻插秧机维修保养的技巧

发布日期:2019-04-11 20:39

在插秧机运用数量愈发增加的情况下,人们可以更为熟练地运用插秧机帮助农业工作。然而,操作人员大多是农民,文化程度较低,不具备相应的维修、维护技术认知,导致插秧机产生机械故障时只能依赖专业技术人员维修,严重影响到插秧机的工作效率和使用年限。

1 常见故障的排查与维修

1.1 栽植壁定位不正确

在每次插秧时,栽植壁停止的点可能有所不同,出现前后位移或插秧深浅差异。遇到这一问题,应检查栽植壁的定位螺丝是否松动或脱落,及时拧紧或更换螺钉。

1.2 秧爪带秧

插秧时出现漏苗或漂秧,可能是秧爪中挂着秧苗,导致推秧器无法及时将秧苗插入泥土。除秧苗问题外,还需检查推秧器的转动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调整。

2 加强后期清洁与检查

许多操作者选择在农忙后进行一次性保养,但插秧机在高负荷作业下,零部件润滑效果降低,机身附着泥土增多,影响工作效率。因此,在农忙期间应定期维修和保养插秧机,避免高强度作业对机械的损害。每天作业后,及时清理机身泥土,检查零部件和管路是否被泥土包裹或堵塞,必要时测试空载运转,确保发动机化油器、沉淀杯、空气过滤器等部件清洁。

3 定期检查插秧机零部件

(1)发动机:检查燃油量、机油量及所有紧固件状态。

(2)插秧工作机构:检查送秧机构、曲柄、摆杆、秧爪、插植叉的耗损、变形、润滑情况及间隙。

(3)行走与操纵机构:检查离合器、驱动轮、转向离合器、齿轮箱、V型皮带松紧度、驱动链轮箱油量及操纵拉线的灵敏度。

4 加强换油周期

定期更换发动机及插秧箱内的机油,以及齿轮、驱动、插植臂、齿轮箱内的齿轮油。根据说明书,发动机每50小时或一季度更换机油,插秧箱每100小时或两季度更换机油,齿轮箱等每150小时或三季度更换齿轮油。正确换油有助于延长零部件使用寿命,确保机械稳定运行。

5 做好三查工作

及时检查发动机、工作系统及行走操纵机构。检查发动机燃油量、机油量及紧固件,发现缺油或松动及时处理。检查工作机构零部件的变形及磨损,及时更换或润滑。检查行走与操纵机构的松紧度,确保正常运转。

6 做好四调工作

(1)发动机:调整火花塞间隙及化油器怠速。

(2)插秧机构:调整株距、株数、插秧深度、秧针与插植叉间隙。

(3)行走与操纵机构:调整插植离合手柄拉线、液压升降手柄拉线、安全拉线、转向离合器拉线的灵敏度与间隙,必要时滴加机油减少摩擦。

7 做好机械保养

保养包括新机保养、班次保养、定期保养、特殊保养及存放期保养。新机保养用于磨合期,班次保养为每次作业后的日常保养,定期保养为技术检修。插秧机在特殊情况下(如翻机、进水、碰撞)需进行针对性保养,确保机械恢复正常状态。

结束语

水稻插秧机的普及为农户带来了便利,但因操作者技术水平有限,机械故障常依赖专业人员维修。为延长插秧机使用寿命,农民需掌握基本的维修保养技术。通过总结经验,本文为水稻插秧机的维修保养提供了实用建议,帮助农户更好地维护机械,提高作业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