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机深松作业技术与政策解析
技术篇
一、技术原理
农机深松作业通过拖拉机牵引深松机或带有深松部件的联合整地机,打破犁底层,改善土壤结构,增强土壤蓄水保墒能力,促进作物增产。深松技术不翻土、不打乱原有土层结构,适合保护性耕作,尤其在旱区能有效利用天然降水。
1.深松时间:秋季为宜,周期2~3年一次。秋深松起垄后应及时镇压以防跑墒。
2.深松深度:因地制宜,以打破犁底层为原则,常用25厘米以上。
3.深松质量:要求深、平、细、实,作业后田面平整,土壤细碎,无漏耕,深浅一致。
4.作业原则:根据土壤墒情和耕层质地确定深度,粘重地块不宜深松,秋季全方位深松为主,夏季局部深松为辅,作业时大油门提高车速。
二、作业效果
1.打破犁底层:深度可达35~50厘米,改善土壤通透性,促进根系生长。
2.蓄水保墒:增加土壤蓄水量,形成土壤水库,旱季提墒,提高耕作层蓄水量。
3.不翻土作业:适合土层浅、不宜翻地的地块,不破坏原有植被。
4.作业成本低:阻力小,工作效率高,公顷耗油10.5~12升,成本90~120元。
5.促进降水下渗:保存雨水和雪水,0~100厘米土层多蓄35~52毫米水分,提高播种墒情。
6.环境保护:减少土壤风蚀和水土流失,防止扬沙和浮尘天气。
7.改善土壤理化性状:增产效果显著,玉米增产20%,大豆增产12%~17.8%,灌溉水利用率提高30%。
三、重大意义
传统耕作导致土壤板结,犁底层硬脆,阻碍水气贯通和降水贮存,农作物生长不良。农机深松作业能有效打破犁底层,改善土壤结构,增强地力,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政策篇
为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今年我省启动实施农机深松整地作业补贴试点,补贴资金在2015年中央财政农机购置补贴资金中安排。
一、实施范围
2015年农业部下达我省农机深松整地作业面积800万亩,试点范围包括12个市、州及甘肃农垦农场涉及54个县(市、区)和13个国营农场。
二、补贴原则
突出重点,向粮食主产区、种植大户、农机合作社、家庭农场等倾斜,做到补贴到户,先作业后补贴,定额补贴,公开透明,严格监管。
三、补贴对象
试点区域内从事农业生产并自愿实施农机深松整地作业的农民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
四、补贴标准
每亩补贴15元,鼓励各地增加投入提高补贴标准。
五、补贴方式
县(市、区)农机化主管部门组织农机服务组织开展作业,核查验收后,财政部门通过一折统将补贴资金直接兑付到农民手中。
六、作业模式及质量
1.单一深松整地作业:拖拉机带动单一深松机具,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深松效果直观。
2.深松旋耕(施肥)作业:拖拉机带动深松旋耕联合作业机,工作效率高,利于争抢农时。
3.作业质量要求:深度须保持25厘米以上,无漏耕,深浅一致,上实下虚,同一地块三年深松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