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拖拉机修理过程中的技术管理

发布日期:2019-04-09 18:39

一台需要大修的拖拉机,其修理过程包括以下工艺步骤:拖拉机的交接验收、外表冲洗、零件的拆卸清洗和技术鉴定、旧件的修复、新件的出库、零件的配组、安装检验、装前清洗、发动机总装、装前检验、马力试验、后桥总装和磨合试验、行走总装、拖拉机总装、拖拉机磨合试车、喷漆。

(1) 送修机车进入修理厂,交接验收。修理厂与送修单位或个人办理交接手续,送修方需详细说明机车的技术状况,并提供相关技术资料(档案和记录),提出修理要求和建议。双方共同对机车进行技术检查,清点零部件缺损情况,送修的机车应保持装合状态,零件、附件和装备不得拆换和缺少,随车工具和用户安装的附件由送修方自行保管。交接情况需详细记录在修理档案上,并经双方代表签字。

(2) 有组织地按工艺顺序进行拆卸。拆卸机车需有明确的组织和形式,如全部由承修方负责或承修小组仅拆下总成,总成的分解由专业修理组承担等。拆卸中应正确使用拆卸工具,尽量使用专用工具和各种拉出器、压力机,避免粗暴拆卸。对于已决定不修或技术状态良好的部件不要拆卸,对判断不清技术状态的部件一定要拆卸,要求有一定配合关系的零件拆卸前需检查配合记号,以免装配时发生困难,转数高要求平衡的零件拆卸时也需注意记号。拆下的零件应分门别类存放在格架上,防止错乱,做到文明生产。

(3) 零部件的清洗应按规定进行。机车入厂时,除整车要进行外部清洗外,拆卸后的零部件都必须彻底清洗,零件的清洗一般分为清除油污、清除积碳和清除水垢三类。清除油污可用碱水或有机溶剂,但有机溶剂有毒且易燃,特别注意。清除积碳一般用机械方法或化学方法并用。清除水垢是通过酸或碱的化学作用,使水垢从不溶解物质转变为可溶解物质,各种清洗剂都有明确的配方要求,无论手工清洗或机械清洗都要有严格的操作程序和安全措施。

(4) 建立严格的技术鉴定制度和完整的检测手段。修理厂设立独立于生产部门的检验、鉴定机构,选拔技术水平高、实践经验丰富、责任心强的专业技术人员承担检验鉴定工作,建立明确的检验制度,对新零件的入厂、拆下来的旧件和修复后的零件都要经过严格的检验和鉴定,鉴定旧件时可将其分为三类:可用的、需修的和报废的,并分开放置,避免出错,配备完整的精度较高的鉴定仪器和量具,定期维修并校对其正确性,对检测手段都要有明确的操作规程。

(5) 严格按照工艺要求组织装配。装配拖拉机要有严格的装配工艺和装配技术要求,装配人员要有明确的分工,努力做到位置准确,配合适当,运转灵活,密封可靠,零件不擦伤不变形。

(6) 按规定进行发动机和底盘的磨合试运转。磨合试运转必须按照制造厂规定的规范进行,通常包括磨合试运转前的准备工作、发动机的空转磨合、拖拉机空车行驶磨合、拖拉机的负荷磨合,及时发现并排除试运转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并作出详细记录。经磨合试运转的机车各项技术指标都应达到新车的技术要求,主要包括动力性能指标、经济性能指标以及运转性能指标。

拖拉机整机修理必须达到以下质量要求:

① 外表整洁,前脸、罩盖、挡板无明显凹坑,焊补处对口整齐,焊缝平整;

② 信号装置和照明装置齐全明亮;

③ 仪表齐全,指示可靠;

④ 转向灵活轻便,转弯半径符合规定;

⑤ 刹车可靠不跑偏,制动距离符合要求;

⑥ 发动机加速性能好,运转平稳,无异常响声;

⑦ 变速箱、后桥运转正常,无异常响声;

⑧ 高速行驶平稳,前轮无摆动;

⑨ 轮胎花纹整齐,气压能达到正常;

⑩ 外表漆质光亮,颜色和谐。

(7) 严格执行机车修后的出厂交接制度。双方共同检查修后机车的技术状态,修理厂整理修理技术档案,随车交给车主,合格后双方签字,明确保修期限,发放修理合格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