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松整地作业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重要途径,也是推广实施保护性耕作的必要条件。十二五期间国家一号文件中明确指出要大力推广机械深松整地。深松技术具有显著优势和使用成效:
1.深松技术可有效打破长期犁耕或灭茬作业所形成的犁底层,提高土壤渗透性能,降低土壤容重,利于作物根系生长。深松后的地块玉米根系发达,茎秆坚韧,抗倒能力强。
2.深松作业可提高耕地蓄水、储水能力,起到保墒效果。相比未深松地块,可多蓄水245m3/hm2,0~20cm耕层平均含水量增加3%~5%,渗水速率加快6~8倍。
3.深松作业可排涝、排除盐碱,特别适用于半干旱盐碱地块。深松后地块渗水速度加快,抗涝、除盐碱能力增强。
4.深松作业与传统耕整地相比,工作阻力小、效率高、成本低。工作阻力降低约30%。
5.深松作业可使多余水分下渗,形成良好土壤水库,弥补春季、旱季降水不足,确保春播墒情。0~20cm耕层平均含水量增加2.5%~7.3%。
6.深松作业不翻动土壤,保护地表植被,防止土壤沙化、风蚀和水土流失,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
7.深松作业适用各种土质,对中低产田效果显著。相比未深松地块,增产效果如下:大豆15%~17%;籽棉165%;玉米21%;红薯260%;甜菜352%。灌溉水利用率提高30%以上。
8.秋整地时结合深松作业和秋施农家肥,可提高耕层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结构,促进微生物活动,提高地力。
机械化深松作业不需要逐年进行,依据地区土壤类型、有机质含量等情况制定计划,一般地区每隔3年深松一次。实施保护性耕作的地区,耕作当年应进行系统化深松作业,实现耕层涵养水源,确保作物生长环境。壤土或薪土较适宜深松,含沙量较高的地块不宜频繁深松。
机械化深松作业技术已被广泛接受,推广势在必行。作为保护性耕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基层农机工作者要积极引导农民全面推进机械化保护性耕作,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农民增收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