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集成技术要点通过秸秆粉碎还田、适时泡田、灭茬起浆、标准育秧、机械插秧等综合措施,实现秸秆资源合理利用、环境友好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核心是将小麦秸秆处理方式由焚烧变为还田,耕整次序改为先泡田,育秧方式改为软盘育身,插秧方式改为机械插秧,稻田灌溉改为小水轻灌。
1、小麦秸秆机械化还田与耕整地
(1)秸秆切碎:使用加装秸秆切碎器的联合收获机,选择干燥时段作业,将秸秆切碎并均匀抛洒。
(2)撒施基肥:均匀撒施基肥,增施氮肥或快腐剂以促进秸秆腐烂。
(3)灌水泡田:泡田12小时以上,确保土层透水,泥脚适中。
(4)耕整掩埋:使用秸秆还田型旋耕打浆机作业,控制耕深,确保田面整洁,土壤细而不糊。
2、水稻机插秧苗培育
(1)秧地准备:选择适宜秧地,深耕整平,开沟做床。
(2)床土配制:床土要求疏松、肥沃,进行药肥混拌处理。
(3)品种选择与处理:选择适宜品种,进行种子处理,确保高发芽率。
(4)稻谷播种:采用人工撒播或机械播种,控制床土和覆土厚度。
(5)苗期管理:覆膜保湿,适时炼苗,科学灌水,合理施肥,防治病虫。
3、机械化插秧
(1)地块准备:适度沉实,泥水分清。
(2)控制水层:水层1~3厘米。
(3)作业要求:控制插秧深度和每穴株数,保持行距和株距一致。
(4)机械选择:根据作业条件选用适宜机型,进行试运转和试插。
(5)注意事项:检查机械状态,保持匀速前进,注意安全操作。
4、配套措施
(1)肥料运筹:前期增加施肥,后期减少,促进秸秆腐烂和秧苗生长。
(2)水浆管理:采用适当水层管理方法,脱水排毒,增氧促根。
(3)适时晒田:总蘖数达到预期穗数的80%时,及时晒田,多次轻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