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月,我国农业机械出口额为131.33亿美元,呈现同比波动增长态势,出口同比整体小幅增长2.93%。农业机械进口总体下降,1~6月进口额仅为68.12亿美元,同比下降10.8%。农业机械进出口总额199.45亿美元,顺差63.21亿美元同比增长23.77%。
据海关数据显示,我国的农业机械产品出口结构不均衡的局面依然严重。在131.33亿美元的出口额中,代表农业装备制造水平的主机产品仅为39.9亿美元,仅占出口总额的30.38%。即使58种主机产品中的出口产品分布也不平衡,仅泵类产品便占去了19种,占主机产品出口种类的32.76%,出口额达到17.72亿美元,占主机产品总额的44.41%。其他39种农机产品中,犁、耙、喷雾器、中耕机、农产品干燥器等技术含量相对较低、附加值较低的产品占去近20%的份额,收获机械、农产品分选机械、大马力拖拉机等具有一定技术含量的农机产品仅占16%左右的份额。
从数据看,对于农机生产成本不断攀升的现状,农机利润空间被进一步压缩情况也很严重,同时也说明价格战场依然硝烟弥漫。1~6月,农业机械产品一般贸易出口额为104.51亿美元,占出口总额的79.6%,同比增长4.4%,说明我国农业机械产业虽然水平不高,但仍然具备一定的设计和制造能力,装备制造体系完整。亚洲是我国农机出口的最大市场,整机出口也主要集中在亚洲。拖拉机、联合收割机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同比下降,除了和农业生产有明显的季节性特点有关,经济不振依然是主因。
农业机械进口呈现下滑趋势,进口额、进口价格同比下降均大于出口同比,说明我国农机产品的竞争力在逐步提升。同时,一些新产品的投产也进一步提升了我国农机产品的竞争力,如棉花采摘机、蛋类、水果等农产品的清洁、分选、分级机器分别出现了明显的增长。
我国农业机械行业发展和对外贸易过程中仍存诸多问题。首先,国家对农机设备的研发和推广一直持积极扶持态度,但是农机产品季节性的特点导致新产品的市场验证期较长。其次,农业机械的利润空间较小,再投资的能力较弱,外资企业雄厚的资本和技术实力对我国民族企业形成的压力大。第三,部分工程机械企业向农业机械进军将会对传统农机企业造成较大冲击。
我国对农业一贯的支持并且力度持续加大是我国农机发展极为有利的条件。上半年已经过去,预计下半年我国农机出口仍然会有5%以内的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