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菜全程机械化生产是今后适宜地区的主要发展趋势,综合我县油菜二种不同模式全程机械化与育苗移栽生产比较试验结果,现提出适用于我县中稻后油菜全程机械化生产的主要模式及其生产技术要点。
1.主要模式及作用机理
中稻后油菜田全程机械化生产采用二次旋耕技术。第一次旋耕,解决土壤板结导致的过大块状结构,第二次“旋耕+直播”,进一步通过旋耕提高土壤的疏松程度,减小种子盖土的结构与重量,有利于增加种子周围土壤湿度,促进种子发芽成苗,保证田间密度,为油菜高产稳产提供了保证。
2.主要栽培技术要点
2.1大田处理:中稻收割前10天,放干田间积水,必要时提前开好三沟(沟深30cm以上),确保稻谷收割时稻田不积水,确保及时进行第一次土壤旋耕。
2.2品种选择:选择产量高、株型紧凑、高度适中,抗倒性好的“双低”油菜品种。
2.3播种适期:适宜播种期以9月25号—10月10号间为宜,趁土壤湿润时播种。坚持“早熟品种迟播,迟熟品种早播”的原则。
2.4亩用种量:早熟品种亩用种量300—400克,迟熟品种亩用种量300克,确保亩有效株数2.5万株以上。
2.5株行距离:包沟2米开厢,厢宽1.8米,沟宽0.2米,沟深0.3米;每厢播种6行,行距0.3米,株距随机。
2.6基肥用量:基肥45%的三元复合肥40公斤,硼肥1.5公斤,机播时一同施入土壤中。硼肥与复合肥需拌合均匀。
2.7追肥用量:
苗肥:3-4叶期进行,亩用尿素7.5公斤撒施于行间。
腊肥:入冬前,亩用尿素10kg于雨后晴天傍晚叶片无露水时撒施行间。
叶面施硼:2月下旬,叶面喷施0.2%硼肥或硼酸。现蕾期再喷雾1次。
2.8田间除草:油菜3-5片叶时亩用10%g丙酯草醚乳油40—50ml/亩等药剂均匀喷雾。
2.9病虫害防治:
虫害:包括菜青虫和蚜虫的防治。
病害:包括霜霉病和菌核病的防治,适时用药喷雾。
3.其他注意事项
3.1早春做好清沟沥水,防油菜田渍水。
3.2确定合理的收获期:油菜籽的收获适宜期,一般是在油菜终花后25-30天,角果呈现“半黄半青”,主茎和叶片都干枯脱落,茎杆变黄即可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