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实现机械化根茬粉碎还田技术?

发布日期:2019-03-13 19:06

机械化根茬粉碎还田技术是将作物割去秸秆后剩余根茬,用机械粉碎后混于耕层土壤中的一项机械化技术。根茬还田有助于保持土壤有机质的生态平衡。每亩玉米根茬还田后,相当于增施有机质含量为5%的农家肥1.3吨。根茬还田还可以增强土壤的生物活性,更新与活化土壤中已渐老化的腐殖质。根茬还田可以增加作物单位面积的产量,与刨除根茬对比,亩产可以增加3%以上。

机械化根茬粉碎还田是把不宜直接作饲料的秸秆(麦秸、玉米秸和水稻秸秆等)直接或堆积腐熟后施入土壤中的一种方法。农业生产的过程也是一个能量转换的过程。作物在生长过程中要不断消耗能量,也需要不断补充能量,不断调节土壤中水、肥、气、热的含量。秸秆中含有大量的新鲜有机物料,在归还于农田之后,经过一段时间的腐解作用,就可以转化成有机质和速效养分。既改善土壤理化性状,也可供应一定的钾等养分。机械化根茬粉碎还田可促进农业节水、节成本、增产、增效,在环保和农业可持续发展中也应受到充分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