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闲季节到了,农民朋友开始准备购买春季使用的农机具。如何识别假冒伪劣农机产品,避免损失,“农机识假常识”会提供帮助。农机市场上的主要假货形式有以下几个方面:
1.假标志:产品冒用、伪造他人企业的商标、标志,误导用户。常见于结构简单、制造容易的主机和零部件,如旋耕机刀片、粉碎机锤片、筛片等。这些产品在外观、尺寸、油漆色泽等方面差异较大。选购时,可采用多样品比较、与正品对照、称重等方法识别,差别大的就是假冒产品。
2.假包装:产品上不做明确的企业标识,冒用他人特有的名称、包装、装潢。主要发生在农机具的零配件中,如柴油机的连杆、曲轴、喷油嘴等。选购时,不要只看包装,而要查看产品的技术文件、外观、色泽。必要时,索要产品鉴定证书,也可以拿样品做试验。
3.假证书:将获证产品的推广许可证、生产许可证、产品认证标志、获奖证书等标志,粘贴在未获证的产品上;伪造他人的许可证或认证文件,诱导和欺骗用户。选购时,一定要查验企业的有关证书,必要时可向农机管理部门咨询,搞清楚后再买。
4.假广告:企业做虚假广告的情况较多。一是给自己产品的工作原理打上“高科技”、“新技术”、“新产品”的旗号;二是夸大产品的适用范围、销售区域和销售量;三是扩大产品的使用功能;四是在广告词上有提醒用户怎样识假、防假的字眼,试图取得用户信任。实际上这些产品的质量无法保证。选购时,不要轻信企业和经销单位的一面之词,记得向企业索要质量证明文件,对照产品仔细查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