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插水稻适用于中、小苗移栽,可用于水稻种植浅栽、宽行窄株、定苗定穴栽插。其工艺流程包括整地、施肥、育秧、备秧苗、机械化插秧和大田管理。操作要点如下:
整地准备要求田块平整、田面整洁,上细下粗、细而不糊,上烂下实、泥浆沉实、水层适中。适时刮田灌水,应在机插前2—3天将田刮平,将水放干以降低营养土含水量,待机插前再放1—2厘米水层,便于插秧机行走,防止秧苗倒伏,提高插秧质量和效率。
秧块准备要求插前秧块床土含水率40%左右。将秧苗起盘后小心卷起,叠放于运秧车,堆放层数一般2—3层,运至田头应随即卸下平放,使秧苗自然舒展,并做到随起随运随插,严防烈日伤苗。双膜育秧应按插秧机作业要求切块起秧。
插秧作业前,机手须对插秧机做全面检查调试,确保各运行部件转动灵活,无碰撞卡滞现象,转动部件要加注润滑油。装秧苗前必须将空秧箱移动到导轨一端,再装秧苗,防止漏秧。秧块要紧贴秧箱,不拱起,两片秧块接头处要对齐,不留间隙,必要时秧块与秧箱间要洒水润滑,使秧块下滑顺畅。按照农艺要求,确定株距和每穴秧苗株数,调节好相应株距和取秧量,保证大田适宜基本苗。根据大田泥脚深度调整插秧深度,并根据土壤软硬度,通过调节仿形机构灵敏度控制插深一致性,达到不漂不倒、深浅适宜。选择适宜栽插行走路线,正确使用划印器和侧对行器,保证插秧直线度和邻接行距。
插秧作业质量总体要求行走要直,接行宽窄一致;田边要留出一行插幅,便于出入稻田,插后整齐,不用补插边行;秧片接口要整齐,减少漏插;秧片水分少,要在秧箱中加水保持下滑顺利,防止漏插;漏插行段,要注意抛足补苗秧片,随漏随补;减少漏插、漂秧和勾伤秧,一般允许漏插率为5%。
插秧作业应根据田块大小和形状确定合理插秧机作业行驶路线,保证首行作业行驶直线性;根据插秧机日工作量和当地插秧期合理配置插秧机;根据秧苗密度分类,分批栽插,减少漏插率,保证机插秧质量。插秧前应对插秧机进行全面保养检修,尤其对栽植臂部分,拆卸检查保养,以免影响正常工作。插秧结束后,对插秧机进行清洗以便下次再用。插秧后做好大田管理工作,及时补秧。根据机插水稻生长发育规律,采取相应肥水管理技术措施,促进秧苗早发稳长和低节位分蘖,提高分蘖成穗率,争取足穗、大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