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的基本内涵和重要标志。随着农业机械化的快速发展,农机在数量上逐年上升,机型种类日益增多,而农机安全生产的好坏,不仅关系到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而且更关系到广大农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同时还会影响到农机化事业健康、全面发展。要有效的预防生产与生活中的事故,保障人类的安全生产和安全生活,“三E”对策理论认为,要按照事故预防内在规律,切实采取三大安全对策,才能有效控制农业机械化安全事故的发生,逐步降低事故发生的频率。
农机安全生产管理隐患主要分为道路运输的农用车辆和农田作业的农机两类。拖拉机的转向性、制动性和稳定性较其他车辆差,噪声大,易疲劳,运输安全系数低,其在从事道路运输过程中较其他车辆更易发生事故。此外,超载运输也是造成农机交通事故不容忽视的原因,超载易导致方向失控、制动失灵,在爬坡时车辆易向后滑,极易发生事故。农田作业的农机虽然相对发生事故的机率较低,但前者的数量远远大于后者且作业有一定季节性,发生事故的可能性依然较大。
农机安全生产对策应深入乡村,抓好农机安全专项整治;进一步规范拖拉机驾驶员的考试制度,严格准入关;加强农机安全教育,包括对农机驾驶操作人员的培训、对农民的安全作业常识宣传、以及对违章搭乘拖拉机者的教育;严格农机安全监理,强化源头管理、加强田间道路检查、开展“创建安全农机,推进新农村建设”活动。
培养一支驾驶操作技术过硬、法规意识强的农机驾驶、操作人员队伍;大力宣传,全民动员,营造人人共同遵守《条例》的良好氛围;督促机主按时参加农机年检,并进行定期检查与保养,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充分发挥农机安全管理部门的职能作用,加大对农机违章作业的监督检查力度。搞好农机安全生产工作,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体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要把农机安全生产作为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常抓不懈,从全面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强农机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意义和现实紧迫性,动员全社会力量,齐抓共管,全力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