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行业现状堪忧。我国拖拉机工业虽有较大发展,但大中型拖拉机的产品技术水平、质量、规模、企业素质和结构与发达国家相比,从整体上分析并没有明显缩短差距,要相差20年以上。特别是新产品品种发展,产品技术水平,机电液一体化,人机工程、电子操纵监控等方面差距更大。
(2)产品品种少,新产品开发速度与市场需求变化太快不相适应。拖拉机作为农机产品,属微利企业,企业历来很少有资金投入用于新产品开发及生产装备的更新。大多数产品很少技术储备,生产几十年一贯制,产品水平低,趋同化趋势严重。品种缺挡多,基本型多,运输型多,其它适用对路的变型产品少。
(3)产品质量、可靠性及使用寿命满足不了用户日益增长的期望值的要求。产品可靠性差,一次装配合格率低,漏油和螺钉松动等一般性故障普遍存在,突出表现在大型拖拉机上,大型拖拉机的关键零部件由于工艺水平所限,质量达不到设计要求。
(4)与拖拉机配套的农机具开发、生产不同步、不协调,影响了拖拉机使用功能的发挥。
在国际层面:
(1)国外拖拉机工业已进入现代化发展的新阶段。产品的更新速度加快,产品系列化进一步完善,大部分产品实现了机电一体化、智能化,达到高效节能,产品外观质量轿车化。
(2)拖拉机系列品种进一步完善,产品技术性能不断提高。国外几家著名的拖拉机制造企业的技术发展,都是以其主导的2-3个拖拉机及配套柴油机的短系列产品为基础,不断改进、扩展或派生出新的系列产品,进行系列化生产。然后开发其主导产品的变型机及其配套作业的机具,来拓宽主导产品的用途和功能。同时使其产品的覆盖面向相关的领域拓宽,以扩大产品的品种和应用范围,在更大范围内占有市场。
(3)全面实现机电液一体化、智能化。国外大中型拖拉机均已利用微电子技术及计算机技术、激光技术、传感等高新技术对产品安全、节能、工作装置操作,工作状态、故障自诊断、不解体检测等进行控制和报警,取得了极佳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
(4)制造水平进一步提高,计算机数控技术(CNC),新材料、新工艺广泛应用,大大地提高了产品质量、寿命、可靠性。
(5)零部件的标准化、通用化程度进一步提高,最大限度地简化维修是国外先进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
(6)液压技术朝着高压、高速、大流量、大功率、静动态特性好的闭式环路发展,且向结构简单,重量轻,成本低,可靠、耐用的高水平方向发展。同时进一步与微电子技术结合,最大限度地提高功率利用率,减少无用功消耗,使拖拉机发动机始终处于最佳工作状态,减少能耗。此外,静液压传动技术开发应用在90年代又有了进一步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