秸秆还田的缺点

发布日期:2018-09-02 04:37

秸秆还田技术在现代农业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然而其实施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挑战和问题。

首先,秸秆还田量过大或不均匀可能导致土壤微生物与作物幼苗争夺养分,引发黄苗、死苗并影响产量。通常每亩秸秆粉碎翻压还田不超过300公斤,最多不超过500公斤,过多会影响秸秆在土壤中的分解速度及作物产量。因此,适量增施氮肥和磷肥以补充缺失的养分是必要的,但这也会增加成本,使得农民对此持保留态度。

其次,秸秆翻压还田后土壤可能变得过于松软,孔隙不均,导致土壤流失。适时灌水或用石硫碾压可以改善土壤结构,确保种子正常发芽。此外,秸秆粉碎的细度也需注意,3.5厘米以下的细度有利于土壤结合,但会增加能耗和成本。

再者,秸秆中的虫卵和病原体在粉碎过程中未被杀死,可能留在土壤中导致病虫害的发生。目前尚未有有效措施完全解决这一问题。

最后,中国的耕作制度以小型农户为主,土地面积小,大面积的机械作业难以推广。小型秸秆还田机械成本高,技术不成熟,且干燥天气作业易造成尘土飞扬,加重污染。这些因素都制约了秸秆还田技术在农村的广泛应用。

综上所述,秸秆还田技术在提升土壤肥力和作物产量的同时,也面临着养分争夺、土壤结构变化、病虫害控制、机械设备限制和环境污染等多方面的挑战。有效解决这些问题,需要综合考虑技术改进、成本控制和环境保护等多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