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在农业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数据显示,我国是全球最大的棉花生产和消费国,棉花种植面积占种植业的3%,但产值却高达10%。2012年我国棉纺织品出口额达到2625亿美元,充分展现了棉花产业在我国经济中的重要性。
现代棉花种植普遍采用三大主体技术:高密度种植、滴灌技术和机械化收获。这三大技术对棉花播种机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推动了播种技术的革新与发展。在众多播种机类型中,小三膜12行播种机和加密大三膜12行播种机是两种具有代表性的机型,它们各自具有独特的优势和应用特点。
小三膜12行播种机采用20+40+20cm的行距配置,两行走行为60cm,结合行60(或50)cm,总幅宽为4.2米,平均行距35cm。该机型使用的115cm幅宽地膜,覆盖率达到69.8%,播种覆土后采光面比为60%。这种配置可实现较高的种植密度,13个点嘴的点种器可实现每平方米19040穴的种植,14个点嘴则可达到20500穴。
该机型的主要优势在于:株行距配置合理,能够实现高密度种植;拖拉机轮距处于常规状态,作业便捷;可与滴灌、软管灌溉系统完美配合,实现一膜一管,降低灌溉成本;作业速度可达4公里/小时,确保播种质量;相比大三膜12行播种机,土地利用率提高15%。其不足之处在于地膜覆盖率和采光面比相对较低,采光增温效果略显不足。
加密大三膜12行播种机采用28+50+28cm的行距配置,两行走行为65cm,结合行为60cm,总幅宽5.08米,平均行距42.3cm。使用145cm幅宽地膜,覆盖率达76.8%,播种覆土后采光面比69.2%。这种机型安装13个点嘴的点种器,株距10cm时可实现每平方米15750穴,14个点嘴为16580穴,15个点嘴则可达17500穴。
这种机型的优势在于:改装简便,成本低,每台改装费用不超过3000元;地膜覆盖率高,采光面大,增温效果优异。但由于平均行距较大,难以实现更高密度种植。使用14个以上点嘴的点种器可能影响播种质量,容易出现播深不足、"二层楼"或浮籽现象。因此,使用这种机型时需要特别注意整地质量,确保5cm以上的松土层,并将播种速度控制在3公里/小时左右。
为适应机械化收获需求,特别是满足采棉机76cm等行距、一次性收获5行(或4行)的技术要求,同时保证种植密度,出现了66+10cm带状播种形式的棉花铺膜点播机。这种播种机的研发和应用,将进一步提高我国棉花种植的机械化水平,推动棉花产业的现代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