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马铃薯生产机械化技术的作用和效果

发布日期:2018-08-22 10:10

促进农机与农艺的结合,改革落后的生产方式和传统农艺,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方向。马铃薯生产机械化技术在生产过程中综合运用了机械深耕、耕压整地、机械播种、化肥深施、良种选用、配方施肥、机械植保、地膜覆盖、机械收获等多项农机、农艺新技术,充分发挥了先进技术的综合效益。

以往,我国马铃薯种植主要依赖传统方式和农艺措施,采用人畜力和木犁播种,小垄稀植,分散经营,效率低,用工多,劳动强度大,投入高,产出低,难以形成规模化和产业化,经济效益低下,严重制约了马铃薯产业的发展。传统种植方式存在块小、商品率低等问题,综合效益不佳。而机械化种植通过深翻细整地、适时抢墒早播、适度密植、高培土等技术,适应了马铃薯生长特性,为马铃薯生长发育创造了更为优良、科学合理的环境。

试验表明,机械化作业地块相比传统种植方式出苗早3-5天,苗多、苗齐、苗壮,具有一定的抗旱保墒作用,植株生长健壮,抗病虫害能力强。大行距种植通风透光好,土壤疏松,营善意面合理,为薯块的膨大、干物的积累,马铃薯的早熟创造了更为有利的条件,为增产增收打下了坚实基础。

机械化种植的马铃薯大薯率高,品质好,商品率高,产量高。经多年考察,机械化种植与人畜力种植相比,商品率提高20%,每亩增产300-500公斤,增产率30%左右,每亩增收100元以上。2001、2002年河北省实施的全国农业丰收计划《马铃薯生产机械化技术》项目显示,两年累计机械化种植马铃薯80.06万亩,平均亩增产14-31%,大薯率提高5-23%,马铃薯淀粉含量增加0.3%。实现机械化作业可以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解放大批劳动力,降低生产成本。如一台小拖配套播种机配4人,每小时可播2-2.5亩,而人畜力播种,一套人马6-7人,一天只能播种2-3亩。丰收计划项目执行结果表明,机械化生产比传统生产节省人力6-7倍。机械化种植比人畜力种植平均每亩可节省人工20元,节约种子费30元,亩增收节支总效益150元以上。

实现马铃薯生产机械化,可以充分利用资源,促进马铃薯生产规模化种植,向产业化方向发展,推进马铃薯产业的深度开发,提高马铃薯种植业的科技含量和农机装备水平,发展生产力,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农民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