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深松多层施肥免耕精量播种机械化技术是一种一次作业可以完成深松、多层施肥、玉米免耕精量播种、播后镇压等多项功能的联合作业技术。
玉米深松多层施肥免耕精量播种机作业时,首先由前面的深松施肥铲在未耕地上开出一条深25厘米以上、宽4厘米以上的深松沟;与此同时,深松施肥铲将复合缓释肥分成多层施于深松沟内10厘米至深松沟底的区域内,形成一个长条体形的肥带。接着,后面的地轮压碎深松沟上面的土块并进行回填。然后,播种开沟器在深松沟上部或深松沟旁边3-5厘米的地带开出种沟,将精量排种器排出的种子播在沟中;最后由镇压轮进行覆土与镇压。
该技术构思巧妙、理念先进,实现多效叠加,具有五大特点。深松打破犁底层,深松作业可以有效打破坚硬的犁底层,增加土壤通透性,促进农作物根系下扎,提高土壤蓄水保墒、抗旱防涝和抗倒伏能力,改善作物生长环境,提高玉米产量。多层施肥效果好,缓释肥分成多层一次施入,长方体形的肥层带正好处于玉米根系的密集区,非常便于营养的吸收;由于肥层带足够宽厚,可以一次性把玉米终生所需的肥料全部施入进去且不会造成烧苗烧根现象。免耕具有耕效果,深松铲作业时,土壤中不仅形成了一个4厘米×25厘米的深松施肥沟,还形成了一个顶部宽30-40厘米,底部宽4厘米的梯形松土层带,种子种在松土层带内,种床加深,利于根系下扎,虽为免耕播种却有一定翻耕播种效果。夏季作业时机好,黄淮海地区一年的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的六、七、八三个月,占了全年总量的70%左右,夏季深松播种作业后,更有利于接收天然降雨,减少水土流失。精量播种不间苗,排种器采用勺轮式和气吸式等单粒精播技术,株距均匀,苗齐、苗壮,节省种子,不用间苗,省工省事儿。
深松深度要在25厘米以上,深松作业后地面比较平整,无明显土块堆积与秸秆堆积;深松行距与播种行距,一般采用同一数值,均为60厘米左右,以便玉米收获机械作业;播种深度一般在3-5厘米;首层施肥应在种子侧下方5厘米以上,即深松沟内10厘米左右,其他肥料分成多层施在深松沟内10-25厘米范围;种肥间距最好左右错开5厘米左右为宜;施肥量一般在50-60千克/亩;肥料必须是缓释或控释肥,一次施肥,一般不用追肥。播种后立即浇蒙头水,并按当地农艺要求进行植保、化控等其他田间管理措施。
种子必须选用通过国审或省审、适宜本地种植的优质品种,发芽率95%以上为宜,纯度、净度达96%和99%。化肥必须是缓释肥、控释肥。拖拉机功率一般要在90马力以上,以四轮驱动型为最好。一般农田均可以进行作业,但是在适宜条件下作业阻力小、播种性能好。
松开深松铲与横梁联接螺栓,左右移动深松施肥铲;松开固定座上的顶丝,上下移动深松施肥铲;松开播种单体总成联接螺栓,左右移动各总成;松开排肥轴端的蝶形螺母,转动手轮,逆时针旋转施肥量减少,顺时针旋转施肥量增加;拉动变速箱手杆,变换不同挡位。
挂接时,首先将深松播种机与拖拉机上下拉杆连接好,然后从后面观察种箱左右是否水平,从上面观察种箱与拖拉机后轮轴是否平行。挂机后,在待播地中不带种肥行进20米左右,观察机架是否处于水平。随后进行试播作业,将种子、化肥加入播种机中,在待播地中作业30米左右。
在作业起步时,要边向前行进边慢慢降下播种机,防止开沟器蹲土堵塞。播种深度与深松深度要准确。注意观察,防止堵塞。每次进入新地块作业后都要进行一次质量检测。注意安全,播种作业中不能倒车和转弯;未停车熄火状态下不能对播种机进行调整;播种机悬挂臂升起时,没有牢靠支撑不能在机具下进行检修。
清除机器上各部位的泥土、杂草。检查各连接件的紧固情况,如有松动应及时拧紧。检查各传动部位是否转动灵活,如有故障应及时调整和排除,如发现磨损严重,应立即更换。链条和飞轮上应该经常涂抹机油。对勺轮、隔板和导种板进行清洗,以确保勺轮正常工作。
深松深度是指从深松沟底到未耕地表面的垂直距离,而不是到深松沟顶部的距离。深松行距分为幅内行距和邻接行距。播种深度是指地表面至种子上表面的距离。株距是指同一播种行中相邻两粒种子之间的距离。首层施肥深度是指地表面至第一粒化肥的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