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模猪场如何选择混合机

发布日期:2018-07-14 16:58

中国的农业资源日益减少,而对畜产品的需求却在不断增加。解决这一矛盾的方法是实施工厂化养殖,即以工业生产的方式,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和设备为畜禽提供适宜的生长和发育条件,从而充分发挥其生产潜力,实现高效生产畜产品的目标。

近年来,中国的工厂化养殖业得到了显著发展。以养猪为例,全国已有近3000个较现代化的规模化猪场,农民养殖专业户的规模也在不断扩大。虽然这些专业户的条件不如规模化猪场,但也已具备工厂化养殖的雏形。为了降低成本,大多数猪场都自备饲料加工间,自行生产配合饲料。从降低投入的角度考虑,大部分猪场及养殖专业户选用了立式饲料加工机组,即9PS系列。这种机组采用粉碎机和混合机一体化的设计,动力消耗较少。其加工工艺通常是外购预混料,其余原料经粉碎机粉碎后通过风力输送至搅拌包,预混料则通过副料箱的螺旋输送机进入搅拌包,与其他原料混合后形成配合饲料。

然而,这种形式的饲料加工机组存在两个潜在的问题:

1.混合均匀度不足。预混饲料要求具有较高的均匀度,因为其中大部分有效成分是微量元素和维生素等微量成分,有些成分在饲料中的比例仅为十万分之一。因此,预混饲料的均匀度变异系数应≤7%,以确保畜禽摄入适量的微量成分。然而,立式混合机的混合均匀度变异系数为≤10%,这意味着经过立式混合机加工后,预混饲料的均匀度反而降低,导致加工成的配合饲料中微量成分分布不均,无法满足畜禽生长的需求。

2.残留量过大,导致每批饲料之间的不均匀。立式混合机的工作原理是通过立式螺旋高速旋转,将物料从底部提升到顶部,经散料板后以扩散的方式逐步混合。预混饲料通过副料箱的螺旋输送机进入料包底部参与混合。由于螺旋的高速旋转,比重较大的成分(如矿物质)因离心力较大而被抛洒在离轴线较远处,无法参与混合;此外,螺旋的侧隙较大(一般为4-5mm,垂直螺旋的侧隙达到10mm),导致每批饲料无法彻底卸除,残留量较大。由于操作程序不精准(如预混料的加入速度、整体混合时间等),每批饲料的残留量不一致,从而影响下一批饲料中每种成分的含量,造成每批饲料之间的不均匀。如果在养殖场中发现猪出现微量元素或维生素缺乏的症状,如拱圈、咬尾等,除了检查饲料配方的合理性和各种原料的质量外,饲料混合机的选择是否合理也应引起高度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