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机械的专业术语

发布日期:2018-07-13 08:03

农业机械化是推动农业生产方式变革的关键要素,它通过引入先进的机器设备来替代传统的人力与畜力,实现生产效率的飞跃。这一过程涵盖了从种植到养殖,再到产品加工的各个环节,旨在利用工程技术提升农业的综合效益,确保其可持续发展。

在农业机械化进程中,机械化水平是衡量生产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指标,它通过计算机械作业量在总作业量中的占比来体现。为了保证机械的高效运转,配套农机具的选择至关重要,它们需要与拖拉机的功率和尺寸相匹配,以充分发挥其性能。

技术保养是确保农机长期稳定运行的基础,它包括定期的检查、清洁、润滑和必要的调整。定期技术保养则根据工作小时或工作量来确定,它分为不同级别,每个级别都有具体的要求和内容。每班技术保养则是在日常作业后进行的常规维护,而双班技术保养则强调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在不拆卸的情况下,通过专业仪表对农机状态进行检查,可以减少不必要的拆解,提高效率。出勤班次、出勤率和完好率等指标,共同构成了农机使用情况的综合评估体系。时间利用率则反映了农机在实际工作中的效率。

拖拉机“趴窝”是农机管理中需要避免的现象,它意味着农机因故障长时间停用。拖拉机生产率是衡量其工作能力的重要标准,而标准亩则是工作量计算的基础单位,它帮助统一不同作业的工作量计量。

标准亩耗油和标准亩成本则是从经济角度评估农机作业效益的指标,它们直接关系到农业生产的经济性。固定作业和复式作业则展示了农机在不同应用场景下的灵活性和效率。

最后,额定转速(标定转速)是内燃机性能的标准参数,它决定了机器在最佳状态下的工作效率。通过不断优化这些参数和指标,农业机械化将继续推动农业生产向着更高效、更经济的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