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孢囊线虫病的发病规律是怎样的?

发布日期:2024-03-23 15:01
问:
请问大豆孢囊线虫病的发病规律是怎样的?

1. 病原线虫的寄生特点

大豆孢囊线虫病的病原线虫主要寄生在大豆的根系和地上部分,引起寄生部位的细胞坏死和黄化,使植株发生萎缩,生长缓慢,叶片变小,花期推迟,最终导致减产。这些线虫是孤雌生殖,雌虫寄生在根皮层缝隙或者毛细管周围,卵囊埋在根皮层内。

2. 发病规律

大豆孢囊线虫病主要在春季和秋季发生,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是病菌繁殖和扩散的主要因素。在适宜气候条件下,线虫数量会快速增加,根部寄生的虫量也会不断上升。初期病株表现为叶片萎缩、变黄和变小,随着病情加重,叶片会从根部开始变黄、干枯、开裂,最后整个植株死亡。在发病高峰期,病株密集分布,大面积发生。下雨天气容易加重病情,空气湿度大时线虫活动力也会增加,加重发病情况。

3. 防治方法

大豆孢囊线虫病的防治方法主要包括合理的田间管理、化学防治和物理防治。合理施肥、轮作、深松土壤、增加有机物质、选择优良品种等是预防大豆孢囊线虫病的有效措施。在病情严重时,可以采用化学防治和物理防治手段,如使用化学杀虫剂、熏蒸剂、采用育苗盘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