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想种好猕猴桃,除了施肥打药,还有这些不能忽视!

发布日期:2021-06-29 09:21

今年的猕猴桃产业着实不易,4月陕西的倒春寒,7月四川的连续大雨,打得多少果农朋友措手不及。笔者替果农朋友忧心的同时,也在思考一个问题——我们的果园为何那么禁不起“折腾”?

我们的果农朋友种了那么多年的猕猴桃,究竟对猕猴桃的了解有多深?如何针对猕猴桃的生活习性创造利于其生长的环境,如何正确规避能预料到的风险,每个果农朋友都应该学习。

牢记种植的五要素——温光水气土(肥)

1、温度

温度是限制果树生长发育最重要的一个因素。猕猴桃大多数品种都要求温暖湿润的气候,即亚热带气候,要求10℃以上的有效积温为4500~5200℃,无霜期160~270天。

从有效积温来看,适宜猕猴桃生长的地区主要分布在华中地区的长江流域,主要有四川东部、陕西南部、贵州、重庆、河南南部、湖南、湖北、江西、安徽等。目前,这些地区也是猕猴桃的主产区,其它地区想要种植猕猴桃,需要慎重考虑。

猕猴桃的生长发育阶段也受温度影响,以美味猕猴桃为例,在气温上升到10℃时,幼芽开始萌动,15℃时开花,20℃时结果,当气温下降至12℃时则进入落叶休眠期,生长期间日温不能低于10~12℃。

在陕西和河南等亚热带北部地区种植猕猴桃的果农,需小心春季萌芽后的“倒春寒”造成的冷害,亚热带南部地区的则要预防夏季高温多雨或是高温干旱造成的涝害或旱害。

2、光照

猕猴桃是中等喜光性果树树种,大多数喜半阴环境,喜漫射光,忌强光直射,要求全年日照时数为1300-2600小时。

从年日照时数来看,只有四川、重庆、贵州地区的光照时间稍有不足,尤其是四川东部地区处于四川盆地内,云层聚集,阴雨天气多,不利于植物的光合作用,在结果期间出现连雨天、连阴天,对果实的生长发育和品质形成都有较大影响。而其它地区在夏季光照强烈时则容易出现日灼叶和日灼果。

3、水分

猕猴桃属于既不耐旱、也不耐湿的果树,需水又怕涝,抗旱能力差,对土壤水分和空气湿度的要求比较严格。猕猴桃最适宜在雨量充沛且分布均匀、空气湿度较高、湿润但不渍水的地区栽培。一般来说,年降水量在1000毫米~2000毫米、空气相对湿度在80%左右的地区,均能满足猕猴桃生长发育对水分的要求。

从年降雨量来看,上述长江流域的猕猴桃产区均能满足水分的需求。但中国大部分地区属于季风性气候,具有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的特点,雨水分布不均,因此,猕猴桃果园应修建完备的排、灌系统,在雨季做好防涝排水工作,干旱时及时灌水(不可大水漫灌)。

猕猴桃喜水怕涝、抗旱能力差,主要原因是猕猴桃叶型大而密,夏季叶面蒸腾旺盛,对水分需求量较大,一般要求土壤含水量在70%(取地下40厘米处的土样,用手握成团,有水流出则过湿,松开即散则过干;用手可以搓成小泥条就合适)。在干旱时,猕猴桃枝梢生长受阻,叶片下垂变小,叶缘枯萎;在积水时,根系受淹6小时以上即开始受损,48小时以上就有死树风险。因此,地势低易积水的地方种植时要选择深沟高厢栽培。

生产上许多果园出现大量不明原因的夏秋季死树,实际上就是树浇死、泡死、淹死了,猕猴桃的大树永远不会旱死的,只有涝死。许多果农都有经验,在夏季如果连续降雨,或刚浇了地又遇降雨,一旦天气转晴,温度很快回升,有很多猕猴桃树会立即出现萎焉,如不及时处理,很快就会死树,这就是典型的喜水怕涝。

4、空气

这里的气指的是空气流动。植物代谢需要空气的流动,在通风不良的环境不仅生长不良,病虫害也容易滋生。

夏季猕猴桃枝条生长迅速,枝叶繁茂,就需要进行适当的修剪,调节通风透光条件和养分在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上的配比。

5、土壤(肥力)

猕猴桃的根系为肉质根系,呼吸作用强烈,需要土壤的的氧含量较多,也就是要求土壤具有透气性,且栽植不能过深;另外,猕猴桃为落叶果树,成枝力强,挂果量大,除开花结果、枝叶更新需要消耗大量营养外,秋季落叶和冬季修剪对于树体养分都有一定的损耗,因此,猕猴桃全年的需肥量也大。

根据这些特性,就要求种植猕猴桃的土壤要深厚肥沃、透气性好,有机质含量高,地下水位低,蓄水保墒能力强,以微酸性的砂质土壤为宜。

综上,猕猴桃并不是容易种植的果树,温光水气土,样样疏忽不得;管理上也麻烦,夏剪冬剪、基肥追肥、病害防治,也都需要“种桃人”小心伺候着。实际上,大部分果树都有自己的生长特性,都需要我们的果农潜心研究,结合田间管理经验,总结出最佳的种植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