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赤霉病识别及防治

发布日期:2021-06-12 10:17

(一)症状识别

赤霉病在小麦各生育期均能发生,形成苗腐、基腐、秆腐和穗腐,其中以穗腐发生最为普遍和严重。一般在扬花后6~10d出现症状,发病盛期通常在乳熟期到糊熟期,黄熟后基本停止。最初在个别小穗的基部或颖壳上出现水渍状褐色斑,后逐渐扩展使整个小穗枯黄,且在小穗间上下蔓延。田间湿度高时,颖壳缝隙处和小穗基部会产生粉红色胶质霉层(分生孢子座及分生孢子)。后期病部可以出现蓝黑色小颗粒(子囊壳)。受害籽粒皱缩、变小,表面有白色至粉红色霉层。

(二)病原识别

病原物有性态为玉蜀黍赤霉[Gibberellazeae(Schw.)Petch]属子囊菌亚门赤霉属,无性态主要为禾谷镰孢霉(FusariumgraminearumSchw.)属半知菌亚门镰孢属。子囊顶部略突起,有孔口,蓝紫色至紫黑色,壳内有子囊多个。子囊棍棒状,无色,基部稍尖,内含子囊孢子8个。子囊孢子无色、透明,呈稍弯曲的纺锤形,多数3个分隔,作扭旋状排列于子囊内。

分生孢子产生于分生孢子座的单生的侧生瓶梗或繁复分枝的末端瓶梗上。大型分生孢子镰刀形,顶端钝,基部向一侧突起,3~7个分隔、多数5个分隔,单个孢子无色,聚集时呈粉红色,孢子间有黏胶性物质将其粘连一起,不易分散。通常不产生小型分生孢子

(三)发生规律

小麦赤霉病菌腐生能力强,可以在多种植物残体上越夏、越冬,如长江中下游冬麦区的稻桩、西北和黄淮冬麦区的玉米秸秆及东北春麦区的麦秸秆和杂草残体等,病害初侵染来源主要是越冬后在各种残体上产生的子囊孢子。通常在小麦抽穗前后形成子囊孢子的数量最大,子囊孢子借风雨传播,落到正在开花的麦穗上后,主要从花药侵入,也可直接从颖片内侧壁侵入。穗腐发生后,病部产生的大量分生孢子可引起再侵染。由于病菌的侵染多集中于扬花期,因此在生育期较一致时分生孢子的再侵染作用不大。但在熟期早迟相差较大时,早发病麦穗上的分生孢子便可侵染迟成熟的小麦。

足够的菌源量是病害流行的前提,而气候条件尤其是小麦抽穗扬花期的雨日、雨量和相对湿度等是决定病害能否流行的重要因素。赤霉病发病最适温度为24~28℃,最适相对湿度为80%~100%。在小麦抽穗扬花期,如果阴雨连绵,潮湿多雾,天气闷热,极易造成赤霉病的发生和流行。另外,施氮肥过多,植株贪青徒长,田间郁蔽,种子混杂等也有利于发病。

(四)防治方法

防治小麦赤霉病应采取以农业防治为基础,药剂保穗为关健的综合防治措施。

1.农业防治

因地制宜选育和推广抗耐病性良好、优质的品种,提高种子纯度,避免混杂;清除病残体,减少菌源。加强管理,开沟排水,合理施肥,促进麦株健壮生长。

2.药剂防治

药剂防治的重点是施药保穗,小麦齐穗期至盛花期是药剂防治的关键时期。通常首次最佳施药时间为扬花初期,即扬花率10%左右。用25%多菌灵可湿性粉剂3000~3750g/hm2、40%多菌灵胶悬剂1500g/hm2、12.5%治萎灵(水杨酸多菌灵)3000g/hm2、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750~1200g/hm2,或50%多菌灵、福美双合剂1500~1875g/hm2,对水750kg/hm2常量喷雾或对水150~225kg/hm2低容量喷雾,要对准小麦穗部均匀喷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