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纹枯病发生症状、条件及防治技术

发布日期:2021-06-06 19:40

水稻纹枯病又名“烂脚病”、“花秆瘟”。是水稻生产中普遍发生的主要病害之一。稻株受害后,一般会导致秕谷率增加,干粒重降低,严重时可导致“冒穿”倒伏、枯孕穗。一般减产10%-20%,严重时可减产50%以上。一、

发病症状水稻全生育期均可发生,一般从分蘖期开始,到抽穗前后发病较重。主要发生于叶鞘和叶片上,有时也可发生于穗部和茎秆上。最初发生于近水面的叶鞘上,初呈暗绿色水浸状边缘模糊小斑,以后扩大成椭圆形或云纹形,边缘呈淡褐色,中央呈灰绿或灰褐色,外围呈湿润状。湿度低时中部呈淡黄或灰白色,中部组织破坏呈半透明状,边缘暗褐。病斑多时,常多斑融合在一起形成不规则形云纹状大斑。叶片染病,病斑与叶鞘上基本相似。茎秆受害症状似叶片,初生灰绿色斑块,后绕茎扩展,可使茎秆一小段组织呈黄褐色坏死,病重时可折倒。穗颈部受害,受害部呈湿润状,初为污绿色,后变灰褐,常不能抽穗,抽穗的秕谷较多,千粒重下降,重者全穗枯死。湿度大时,病斑上长出白色蛛丝状菌丝体,以后集结成团,最后在其中形成褐色像萝卜籽样的小形菌核,易脱落。高温条件下病斑上产生一层白色粉霉层。二、发生条件1、致病病原:水稻纹枯病主要以在土壤中越冬的菌核及病草、病蔸上和田边、沟边杂草上的菌丝作为主要的初侵染来源。一般新开垦的稻田,无菌核存在,不发病;多年老稻田发病与否以及轻重,主要决定于越冬菌核的有无和数量。长期单一种植水稻,田间病源物处理不彻底,可致越冬菌核残留量大,初期发病重。2、适宜气候:高温高湿的气候环境,是水稻纹枯病发生流行的主要条件。当日平均气温达22℃又有雨潮湿时,开始零星发病,在23-35℃并伴有高湿的情况下,有利于病情扩展。特别是在28-32℃和97%以上的相对湿度时,最有利于该病蔓延危害。温度决定此病每年在水稻上发生时间的早迟,湿度对病情的发展起着主导作用,温湿度综合影响着纹枯病的发生发展。一般分蘖期降雨量大,雨日多、雨次多,阴雨连绵的天气有利于此病的发生,尤其孕穗期遇到高温,水平扩展速度加快,可使病株率增加,以后持续性高温,高湿,加速病害垂直扩展,使病情加重。3、栽培管理:水稻纹枯病发病的轻重与水肥管理关系密切。凡长期积水、排水不良或深灌,串灌的稻田,易造成稻丛间湿度高,并有利于病菌的繁殖和扩展,尤其在孕穗期至灌浆期灌水多而深,有助于发病,而科学灌溉,并适时排水晒田,稻田发病则轻。凡单施或偏施、重施氮肥的稻田,,极易造成水稻生长封行过早、田间郁蔽、稻株长势过旺、透气性差、湿度过大,茎秆软弱,抗病力下降,有利于病害发生。此外,密植程度与纹枯病的发生也有关系。一般来说,当密植到一定程度以后,每公顷栽插穴数和每穴插秧苗数越多,穴间和株间湿度越大,便越适于病菌的气生菌丝生长和蔓延,有利发病。三、防治技术防治水稻纹枯病,应以农业防治为基础,做好肥水管理,改善水稻的生长环境条件,对发病达到防治指标的田块及时用药进行保护和防治。1、选用抗病品种。水稻对纹枯病的抗性是水稻和病原菌相互作用的一系列复杂的物理、化学反应的结果,水稻植株具蜡质层、硅化细胞是抵抗和延缓病原菌侵入的一种机械障碍,是衡量品种抗病性的指标,也是鉴别品种抗病性的一种快速手段。2、种子清选。防止菌核和病残体混杂在种子间,应通过风选或机选,将病菌(菌核)淘汰出去,如用清水清选亦可。3、清除菌核。在灌水整田时打捞浮在水面上的“烂渣”,集中深埋或晾干后焚烧处理,消灭菌核。为方便彻底打捞,田面要整平,灌水要略深一些。注意防止机械、人工以及灌水的传播,减少菌核数量。4、浅湿交替灌溉。栽插立苗后灌浅水,让其自然落干,2-3天后再灌浅水,再落干,直到成熟,除水份敏感期和用药时采用浅水灌溉外,一般以湿润为主,当亩茎蘖数达到足够苗数时开始适度晒田控苗;齐穗后,采用干湿交替灌溉,至成熟前5-7天断水,达到以气养根,确保生长稳健,降低田间湿度,控制无效分蘖,防止过早封行,减轻病害发生。5、合理施肥。应多施有机肥,增施磷、钾肥,增强植株的抗病、抗倒能力。施肥应做到前期不徒长,不过早封行,后期不贪青,不倒伏,既能高产,又能控制病害。6、药剂防治。根据病情发展情况,及时施药,控制病害扩展,过迟或过早施药,防治效果均不理想。一般在水稻分蘖末期丛发病率达15%或拔节到孕穗期丛发病率达20%的田块,需要用药防治。主要药剂有50%甲基托布津(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每亩140克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每亩100克;2%烯唑醇可湿性粉剂每亩100克;10%己唑醇每亩40-55毫升;25%丙环唑乳油每亩40毫升;20%烯腭菌胺·戊唑醇悬浮剂20~30毫升;30%苯甲·丙环唑乳油每亩15-25毫升;5%井冈霉素可溶性粉剂每亩100~150克;20%纹霉清悬浮剂60~100毫升;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每亩100-150克;施药时一定要按照该药剂使用说明兑足水量,药液要喷达植株中、下部,以提高防治效果。对于中病型田块,第一次喷药可挑治,喷药部位为中下部叶鞘;第二次喷药应全田喷药。对于重病型田块,第一次喷药就应全田喷药,根据病情再喷2-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