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稻瘟病的防治技术

发布日期:2021-06-01 13:32

稻瘟病农民俗称稻热病、火烧病、叩头瘟,是水稻上发生面积最大危害最严重的病害之一。按照发生的时间和部位可分为苗瘟、叶瘟、穗瘟等类型。流行年分一般减产10%-20%,重的减产40%-50%,甚至绝收。

一、症状识别1、苗瘟是指秧苗三叶期以前发生的稻瘟病。发病后一般不形成明显病斑,而是从下至上变为黄褐色卷曲枯死。2、叶瘟是指秧苗三叶期以后至大田期发生在水稻叶片上的稻瘟病。叶片发病后主要产生两种病斑:急性型和慢性型病斑。急性型病斑多数不规则、近圆形或椭圆形,上面密生有青灰色霉层。急性型病斑传病速度快,容易引起稻瘟病大发生。急性型病斑在气候干燥情况下可转化为慢性型,病斑成梭形,外部黄色的是中毒部,内部褐色是坏死部,有一条褐色的坏死线从病斑中央贯穿并向两端延伸。3、穗颈瘟是指发生在水稻穗部的稻瘟病,农民叫酒脖子,发生在穗的颈部,病斑初为暗褐色,后变黑褐色。发病早的造成白穗,发病迟的谷粒不饱满,秕谷多,是产量损失最重要的危害症状。

二、防治方法1、苗瘟、叶瘟的防治技术。在发病初期用药,当发现发病中心或叶片上有急性病斑,就应打药防治。可选用的农药有:20%三环唑可湿性粉剂、40%稻瘟灵乳油、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预防或发病初期用三环唑为主;中、后期用稻瘟灵为主。2、穗颈瘟的防治技术。防治穗颈瘟要着重在抽穗期进行预防,特别是在孕穗期(破肚期)和齐穗期。感病品种或过肥田,用药2-3次,间隔期为7-10天。可选用的农药有:

75%三环唑可湿性粉剂;

40%稻瘟灵(富士一号)、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预防或发病初期用三环唑为主;中、后期用稻瘟灵为主。3、改进栽培管理技术,控制病害。科学管理肥水是综合防治稻瘟病的重要措施,管理中要注意合理施肥及氮、磷、钾的配合。用水要贯彻“前浅、中晒、后湿润”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