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大豆田如何做好管理?

发布日期:2021-05-15 05:31

冬季大豆田如何做好管理。

冬季大豆田的管理技术:

苗期出苗后及时调查苗情,发现缺苗断垄及时浸种带水补种或移苗移栽,确保全苗。苗期应在全苗的基础上促早发、育壮苗、促分枝。在没有药剂拌种的地块发生地下害虫为害时,可用50%辛硫磷乳油每亩500毫升兑水50千克喷施幼苗根部。用40%乐果乳油1000倍液喷雾防治蚜虫。

花荚期包括开花和结荚两个时期,水分供应过多或过少都会造成植株生长不良。当田间含水量较大,植株有徒长趋势时,为防止植株徒长,提高成荚率,可喷施多效唑或三碘苯酸钾进行化学调控。一般肥力田块在初花每亩追施尿素5~7.5千克,对增光保荚提高产量效果明显。在土壤肥力较高,植株繁茂的情况下,可不追肥,追肥可结合中耕培土进行。

鼓粒期该阶段的主攻目标是保荚、增粒、促饱满。鼓粒初期,如发现营养不良所致的早衰现象,要及时叶面喷肥。可用0.3%尿素、磷酸二氢钾、钼酸铵水溶液对叶面喷雾,加入0.3%的洗衣粉作展着剂效果更佳。大豆食心幼虫孵化盛期用2%杀螟松粉剂每亩2千克喷粉或50%杀螟松乳油1000倍液喷雾,施药重点是中上部豆荚。

1、合理密植。合理的群体结构是大豆高产的关键,要及时间苗。亩留苗宜在1.3—1.5万株之间,行距20cm,株距为22—25cm;行距40cm,株距为10—13cm。大豆出苗后要及时进行查苗,剔除疙瘩苗。对缺苗断垄30厘米以上的要移苗补栽、30cm以下的采取双株留苗,确保全苗、匀苗,5-6片叶时间定苗。

2、加强中耕、灭茬、锄草。我县大豆多为铁茬免耕播种,土壤板结影响幼苗生长,加上幼苗期群体小,杂草容易滋生,苗后应进行及时中耕,以达到松土灭茬、锄草、蓄水和促进根系发育。大豆中耕要早而勤,一般中耕2--3次,通常当幼苗出土,子叶展开后进行第一次浅中耕,深约1寸,10—15天左右再中耕一次,深度1.5寸。

3、科学施肥。播种时没有施肥的地块,在大豆分枝期至开花前期前要及时追肥,以满足大豆开花后需肥高峰的要求。大豆追肥要氮、磷结合,条施或穴施,严禁撒施,以提高肥效。一般在播种后20—40天,每亩追施二铵或大豆专用肥20公斤。也可亩施45%的复合肥30kg左右,最好用单腿耧顺垄播入。开花结荚期每亩用磷酸二氢钾150g、钼酸铵150g、尿素1kg加水50kg混合后,进行叶面喷洒,可减少花荚脱落。在鼓粒前期,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及微量元素,配制浓度2%~4%,延长叶片功能,满足养分的需求。

4、化控防倒。大豆田大部分地块播量偏大,为预防徒长,建议在分枝末期亩用15%多效唑或10%多唑?甲呱嗡30-40g或每亩可用5%助壮素水剂20ml对水40kg进行化控。根据植株长势,初花期再化控一次。

5、注意防旱排涝。苗期适度干旱利于蹲苗与防倒伏,遇雨涝则不利大豆健壮生长。因此,干旱较重时要浇水保苗,雨水较大时要及时疏通沟渠和田间排涝,防治豆苗产生渍害,影响生长。花荚期如果遇旱,应该及时浇水,减少花荚脱落,促进开花结实。

6、综合防控病虫草害。大豆田主要有:甜菜夜蛾、斜纹夜蛾、豆荚螟、棉铃虫、蚜虫、飞虱、象鼻虫、蟋蟀、蜗牛、根腐病和草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