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三次关键用药时期,水稻如何用药很关键

发布日期:2021-05-11 21:14

1、对症下药,选择防治适期用药

首先认真查虫诊病,辨明主要为害的是虫还是病,再辨别其种类。对未能认准的疑难病虫,应及时找当地的农技人员现场确诊,或在田间拔取典型具有代表性的样株,带泥用塑料袋包好根部,送到当地农技部门请农技人员确诊,并指导对症下药。

其次是根据当地"病虫警报"提出的各类主要病虫的防治适期,及时用药防治。也可根据某些病虫的为害初期和水稻生育期的一些特征来确定防治适期。如穗颈瘟造成白穗的防治最佳时期是水稻破口期,应根据水稻的不同生育期,做到早破口早用药,迟破口迟用药。

2、药、水配比适宜,选用新型施药工具

在使用乳油或水剂农药时,可用塑料瓶做成一个带把的小量筒,并准备一个能盛20~25公斤水的桶,配药时先按每亩用药量用小量筒量药倒入桶内,再按要求的稀释倍数加水搅均使用。为确保稻田施药均匀,可选用由农业部农技推广中心研制的新型背负式手动喷雾器,该产品操作灵活、方便,不易渗漏。有些农户现仍使用水唧筒施药,这样不仅防治效果差、浪费大,而且不安全。一般每亩喷施的药液(指经水稀释后的药液)应在35公斤以上。

3、实行"后退"喷药

施药时,将习惯的"前进"喷雾改为"后退"喷施操作,保持行走的幅度有一定距离。

经实践证明,"后退"喷药较习惯的"前进"喷药操作有几点好处:(1)因缓慢后退,有利喷足药量;(2)不致因行走而人为碰落过道两旁稻苗上的药液,提高防治效果;(3)药液不易沾染衣服,有利于人体健康。

在田间施药时,应保持一定的行走幅度,不应无规律地行走。根据水稻的一般密植规格,每次下田左右摆动喷雾的幅度以8~10行稻丛为宜,以防止行走过窄,造成药液浪费和分布不均,而行走过宽又会降低防治效果。

4、施药时保持深水层

施药田块不宜串灌、漫灌,凡过水丘田块应在施药前加开排灌沟。施药时,田间应保持3~5厘米深水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