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光温室越冬茬蔬菜栽培技术

发布日期:2021-05-09 11:31

日光温室越冬茬蔬菜对解决北方地区冬春季新鲜蔬菜供应有着重要作用。因其生产期正处在我国全年温度最低,光照条件最差的深冬季节,绝大多数年份,雨雪连阴天气都比较多,因此,首要的任务是做好防寒保温措施,同时还必须有相应的栽培管理技术,才能获得成功。

一、品种选择

日光温室越冬茬蔬菜栽培应根据冬春季节日光温室光照弱、时间短、温度低的特点,选用耐低温、耐弱光的品种,如中杂9号、烟红101、东农712等番茄品种,“津优系列”黄瓜品种等。

二、整地、施肥、定植

1.基肥准备

实践证明,日光温室越冬茬蔬菜栽培的生长期较长、产量水平高,需肥量较大,因此基肥用量要以作物用肥量的上限为宜。如番茄按666.7平方米产7500千克番茄,需纯氮(N)24千克,磷(P2O5)21千克,钾(K2O)48千克。基肥需圈肥5000千克,鸡粪2000千克,磷酸二铵30千克,硫酸钾50千克。圈肥和鸡粪要提前发酵、腐熟。

2.整地作畦

定植之前10天进行整地和扣薄膜。将圈肥均匀撒施后深翻20-25厘米,耙细整平后做畦。番茄和黄瓜可选用1.2米一畦,作成底宽30厘米的两份小高垄,垄间为20厘米的小沟;亦可1.1米一畦,作底宽60厘米、上宽50厘米、高12厘米的高畦,每畦栽两行。

3.适时定植

9月中下旬定植,根据不同作物按1.2米或1.1米一畦定植,株距30厘米,每亩保苗3500-3700株。

三、定植后的管理

1.光照调节

日光温室越冬茬蔬菜定植后正处在光照较弱的季节,一直持续到翌年3月份,即使是晴天,后部2米左右光照强度也不可能满足蔬菜正常生长发育所需要的光照强度。因此,增加光照强度是提高温室后部蔬菜增产潜力的重要措施。一是选择透光率高的聚氯乙烯无滴膜,经常用拖布擦去薄膜上的灰尘,保持较高的透光率,增强棚内光照强度;二是在日光温室后墙张挂反光幕,该方法可每亩增产值1000元左右;三是在保证温度的前提下,及时揭、适时盖草帘或者棉被,争取早见光、多见光。深冬季节更要严格按照温度指标进行揭盖,只要拉起草帘或者棉被棚温不降或者略降,就应将草帘或者棉被拉起,争取多见光。

2.温度调节

日光温室越冬茬蔬菜栽培,外界气温是由高逐渐降低又到较高,因此在温度管理上前期降温,中期要保温,后期再降温。具体温度要求是定植后尽量提高温度以利缓苗,不超过30℃不需放风,放风时只宜在屋脊处开小口,缓苗后白天20~25℃,夜间15℃左右,揭草帘或者棉被前10℃左右,初期外界温度尚不太低,应早揭晚盖草帘或者棉被。进入结果期以后,白天20~25℃,前半夜保持7~10℃,地温18~20℃,不得低于13℃。

3.植株调整

在日光温室中栽培番茄和黄瓜最适于用尼龙绳进行吊蔓,吊蔓时掌握蔬菜植株顶梢要由南向北逐渐升高、整齐一致,较少遮阴,对强株弯曲缠吊,弱株直立缠吊,起抑强扶弱的作用。随着蔬菜植株的生长,要及时将老黄、病黄(枯)叶片摘掉,集中于棚区以外挖坑深埋。当摘去老、黄、病叶后,茎蔓离地面30厘米以上时,要进行落蔓。将吊绳松下,把空蔓落于地面。空蔓要有次序地于同一方向、逐步绕于栽培垄两侧。开始茎细时落蔓间隔时间短,绕圈小;茎粗后间隔时间稍长,但也不可过长,绕圈大。保持有叶茎蔓距垄面15厘米左右,每株保持功能叶20片以上,株高维持在0.8米(棚南)至1.5米(棚北)。叶片分布均匀,始终处于立体采光最佳位置和叶面积指数3-4的最佳状态。

4.浇水和追肥

根据蔬菜对肥水的需求进行适时追肥和浇水。如番茄在第一穗果座住,果实达到核桃大小时,要进行浇水并结合追肥,每666.7平方米施10-15千克复合冲施肥。之后,每穗果实膨大期都进行追肥和浇水,以保证产量;黄瓜进入收获期后,每采收2次后进行一次追肥和浇水,每666.7平方米施10-15千克复合冲施肥,高钾型冲施肥可以提高果实品质。进入深冬虽应控制浇水,但为保证植株生长和果实发育,需水时应选连续晴天进行浇水,浇水后要及时通风,降低棚内湿度。

五、适时采收

采收需要根据市场情况和蔬菜种类确定。如黄瓜应在达到商品瓜时要及时进行采摘,以免影响植株上部节瓜。但番茄可以根据市场的需求进行调节,绿熟期:如需要长途运输,可在此时采收,运输期间不容易破损,后熟虽然能着色但品质较差。转色期:果实顶部逐渐着色,达到1/4左右,采收后1-2天可全部着色,销往较近地区可在此期采收,品质也较好。成熟期:果实已呈现特有色泽、风味,营养价值最高,适于作为水果生食,但不耐贮藏运输,只能就地销售,或包装后近途运输。完熟期:果肉已变软,含糖量最高,只宜做果酱。

六、病虫害防治

日光温室越冬茬蔬菜栽培前期因高温多雨易发生病毒病。中后期随着外界气温降低,为防寒保温而需逐渐减小通风量,因而使棚内的空气湿度增加,易导致叶霉病、晚疫病、灰霉病等真菌病害的发生,具体防治措施如下:

1.病毒病

病毒病现今未有有效的治疗药物,防治该病主要是选用抗病品种和提前预防为主。从苗期起,每隔7-10天喷洒一次吡虫啉杀灭蚜虫;严防接触传染,在定植、整枝、摘侧芽、缚蔓、打顶及采收时,有病的植株要留到最后操作;田中如果只有少数植株发病,应及早拔除。

2.晚疫病

注意田园清洁,防止病菌扩散。病株及病果应集中深埋或烧毁,拔除病株后在其周围撒石灰。改善栽培条件,采用高畦深沟种植,合理密植,防止徒长,整枝搭架,注意通风透光。药剂防治,发病前7-10天喷500-600倍50%的代森锌或1%的波尔多液一次;发病期每2-3天喷一次;抓紧雨前、雨后喷药;喷药时叶子的正面和背面都要喷到,下部叶片应加强喷药。

3.叶霉病

一般从下部叶片开始发病,逐渐向上部叶片扩展,发病初期叶片正面出现不规则浅黄色褪绿斑,叶背面病斑处长出初为白霉层,继而变成灰褐色或黑褐色绒状霉层。栽培前期注意提高棚室温度,后期加强通风,降低湿度,并结合化学药剂如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60%防霉宝600倍液,或50%多硫悬浮剂700倍液,或40%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倍液等。

4.灰霉病:冬春季节易发生,病症主要表现为花、幼果上先得病,湿度大时可造成流行。发病初期要及时摘除病叶,烧毁或深埋,以减少病原菌。适当控制浇水,严防灌大水,室内加强通风管理,降低空气湿度。药剂防治用6.5%万霉灵粉剂每亩每次1公斤喷粉,7天一次,连喷3~4次,或用百菌清烟剂熏棚,每亩150克,分放5~6处,傍晚点燃,7天一次,连熏3~4次。用6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800~1500倍液或50%农利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连喷2~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