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虫棉花要早防枯萎病及早衰

发布日期:2021-04-21 10:22

几年来,抗虫棉在我市推广速度很快,抗虫棉最大的优势是能够抗鳞翅目一类棉铃虫等害虫,能够省工节支、减轻劳动强度,增产增收。但是抗虫棉的弱点也表现得很明显,一是抗枯萎病(农民称“癌症”)能力不足,现阶段推出的抗虫棉品种,多数为耐病或不抗病的品种;二是生理性病害凸显,如凋枯病、红叶茎枯病等;三是容易早衰。这是因为抗虫棉熟期较早,上桃时间比较集中,脱肥现象比较普遍。

为了充分发挥抗虫棉的优势,克服不足之处,必须及早动手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加强管理,防病防衰,力夺丰收。

控制“癌症”扩散。一是要抓好棉田水系建设,促进棉花多发根;二是蕾期深施充分腐熟的农家肥,每亩3000-4000公斤;三是追施高能有机复合肥。以上措施既可增强抗枯萎病的能力,又可抑制病害蔓延。

增加钾肥用量。据多年高产植棉经验总结,常规棉每亩钾肥用量不少于15~20公斤,而抗虫棉对钾肥十分敏感,缺钾症状在初花期表现十分明显,特别是暴雨之后,缺钾症状加剧,当持续高温干旱后陡降暴雨红叶茎枯病也易发生或局部发生,增施钾肥可有效预防缺钾引发的生理性病害。根据不同农户的施钾水平,每亩增施钾肥10-20公斤。

重施、普施花铃肥、桃肥。由于抗虫棉上桃时间集中,需要的养分多,若不能及时满足需要,势必出现脱肥早衰。当抗虫棉单株开始坐桃,特别是单株已坐桃2-3个桃时,要分别追施速效肥料,花铃期每亩施多元复合肥20公斤左右。坐大桃后每亩施尿素15公斤左右。同时,根外分期喷施高含量的速乐硼2次。